高通捍衛專利知識產權 堅決據理應對
2017年伊始,蘋果對高通的一紙專利訴狀可以說是科技界最關注的新聞之一,如今更有縱深延燒趨勢。作為手機廠商的上游,高通公司在基帶芯片這一塊可以說是最大的供應商,數據顯示,手機應用基帶芯片一年的全球產值約在160億美元至190億美元之間,而高通就占據了其中50%以上的份額。顯然,蘋果不希望在該領域對高通專利形成完全的依賴,當前已經把專利訴訟戰火燒至中國。
面對蘋果接二連三的訴訟,高通公司強硬回應。就在4月11日,高通提交了對蘋果公司訴訟的答辯并發起反訴,擺事實、講道理地爭取自己的權益,反擊蘋果公司的“流氓行徑”。
在高通對蘋果的反訴訴狀上,高通列舉了蘋果公司“五宗罪”:違反了與高通的協議,曲解了與高通的協議和談判內容;干涉了高通與為蘋果公司制造iPhone與iPad的高通被許可廠商之間的長期協議;通過曲解事實和提供不實聲明,在全球不同地區鼓動監管機構對高通的業務發起攻擊;選擇在其iPhone 7手機中不充分使用高通調制解調器芯片的性能,曲解搭載高通調制解調器和搭載其他供應商調制解調器的不同iPhone手機之間的性能差異;威脅高通并試圖阻止其進行有關搭載高通產品的iPhone手機的卓越性能的公開比較。 蘋果在眾人面前一直是以追求消費者體驗為方向的公司。但是高通披露的事實卻表明,蘋果為了自己的私利,全然不顧消費者的體驗,人為壓低高通基帶芯片的性能體驗(主要體現在連接通信網絡的質量、速度和穩定性上,高通基帶在這方面是最強的),以與蘋果采用的其他廠家的基帶芯片性能表現相匹配。這個可以說讓所有業內人士大跌眼鏡、幾乎掉了下巴。
眾所周知,蘋果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業績,尤其是利潤水平全球矚目。但是要維持這樣的高利潤水平,蘋果必須維持一個封閉的系統,不讓其它企業來染指手機市場。尤其在iphone6后推出的幾代蘋果手機都少有創新,都讓大家非常失望,科技創新出現了較大的瓶頸。在這種情況下,以中國手機企業為代表的新生代,卻開始向中高端市場挺進,并且戰果累累,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威脅。在中國市場,蘋果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降至第五,增長乏力,而在全球市場也面臨了中國企業競爭的壓力。
為了維持蘋果在智能科技領域的領頭地位,蘋果公司這幾年可謂是“連連征戰”,專利訴訟儼然成了蘋果的“第三產業”,首當其沖的應屬2011年蘋果在美國起訴三星那場“世紀之戰”,蘋果占據主場優勢,一個下級法庭要求三星向蘋果賠償 5.482 億美元,最后在2016年美國最高法院又取消了三星的大部分賠償,不過蘋果利用這起訴訟對三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蘋果在當地市場占有率一漲再漲。業界人士戲稱,與其說蘋果是做手機的,不啻于說其是一家專利“碰瓷”公司。
針對蘋果的“流氓”訴狀,高通將在專利授權上遵循當地法規,堅決用“理”對抗。高通執行副總裁、總法律顧問唐·羅森博格表示:“蘋果公司在全球對高通發起攻擊,并試圖利用其巨大的市場影響力,脅迫高通接受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許可條款。我們將積極捍衛我們的商業模式,保護因高通對產業所做出的技術貢獻而獲得公平價值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