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重塑零售競爭力,平安銀行打造智能零售新標桿
9月28日,第133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平安銀行行長胡躍飛以“‘智能點亮未來’——平安銀行金融科技驅動零售戰略轉型”為主題,介紹了該行創新金融科技,大力推進零售轉型的主要舉措與階段性成果。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蔡新發、零售網絡金融事業部總裁李明等出席了發布會。
胡躍飛表示,平安銀行認真貫徹、切實落實監管單位各項要求,回歸本源、專注主業、脫虛向實、防范風險,積極主動地參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推進戰略轉型,建設智能化零售銀行,打造精品公司銀行,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普惠社會大眾的能力。他介紹,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平安銀行圍繞“科技引領、零售突破、對公做精”三大核心策略,不斷推進產品、技術、業務的創新,發揮綜合金融優勢,加速零售轉型發展,改善服務品質、提升客戶體驗,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日新月異,金融科技逐步改變傳統銀行業務模式
一直以來,金融服務的效率與水平,備受社會各層的廣泛重視。在今年7月中旬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曾提及,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中國銀監會也在2017年中工作座談會中強調指出,要扎實推進普惠金融,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在修復國內經濟失衡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而事實上,金融科技(FinTech)對于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正起著日益顯著的作用。今年5月,人民銀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員會,旨在加強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規劃和統籌協調。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金融科技帶來的金融服務創新正有力推進普惠金融的發展,改變傳統金融格局。無論是生物識別技術在銀行遠程風控系統的運用,還是智能投顧、智能網點等新形式的出現,都是金融科技發展推動的結果。
面對金融科技的崛起,平安銀行把握時代趨勢,將金融科技與銀行經營管理的各方面緊密結合,以互聯網思維,積極應用先進科技和經營理念,對銀行進行戰略革新、管理革新、流程革新、產品革新、風控革新、運營與服務革新,以科技助力平安銀行實現突破式發展。 截至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零售業務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達到40%,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零售業務利潤總額占比達到了64%,零售貸款增長21.5%;同時,零售貸款不良增額、不良率實現“雙降”。截止8月末,零售AUM余額突破一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6%。
科技引領,全力打造零售智能化銀行
近年來,平安銀行圍繞三大核心策略,堅定不移地推進智能化零售銀行的戰略轉型與升級,全力打造以“SAT(社交+移動應用+遠程服務)+智能主賬戶”為核心的零售銀行服務體系,借助大數據分析為零售轉型提供技術與數據支持。
據悉,2017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在科技上投入了12億元支持設備購置、平臺搭建,在整體業務費用下降的情況下,科技投入同比增長20%。同時,還引進了數百名IT人才,整合、打造了一支零售專屬的IT團隊。當前平安銀行的IT員工人數,從原先的200多人,增加至1800余人。
“科技以人為本,金融科技也不例外,我們所做的嘗試和探索,都是基于對用戶體驗的深度洞察,全面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體驗的改善、優化為前提,利用創新科技,不斷搭建、完善互聯網科技平臺,持續提升金融的服務能力。”蔡新發在本次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三合一”的平安口袋銀行4.0新版,是將平安銀行原橙子銀行APP、口袋銀行APP以及平安信用卡APP三個移動終端整合為新口袋銀行APP。新口袋銀行集貸款、理財、信用卡、支付等業務于一身,形成統一流量入口,提供證券、理財等在內的綜合化金融服務,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成為客戶的全能金融管家。
據悉,在平安口袋銀行的各個使用場景中均使用了“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如II類戶綁卡、轉賬、手機充值等,既提供了操作的便捷性,又能保證客戶的使用安全。客戶只要輕點手機就能完成“一鍵辦卡”、“一鍵分期”、“一鍵提額”等信用卡服務,暢享金融科技生活。同時,通過采用AI+客服、AI+投顧、AI+風控技術凸顯智能化零售銀行特色。
平安口袋銀行智能投顧(以下稱平安智投)是平安口袋銀行APP一項重要的升級服務,客戶在APP上即可獲得風險偏好評估、資產配置以及產品組合的專業建議。據介紹,平安智投采用了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選取海外投行高盛等廣泛運用的Black—Litterman模型和量化資產配置方法,分析客戶的投資風格及風險偏好,從而提供合適的大類資產配置、產品組合建議。同時,平安智投還融入了平安集團、平安銀行的投顧專家對產品和市場精準的篩選和判斷,幫助客戶量身定制投資組合方案。可以選擇的產品,除了公募基金以外,未來還將覆蓋銀行理財產品、資管計劃、黃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智投的投資門檻低于1萬元,產品組合可一鍵下單,不僅可以展示產品組合的收益,每月還會根據投資策略調整組合形式,同時不收取任何投顧管理費用。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平安智投所具有的智能、便捷、低門檻和低成本等特性,有效解決了大量普通投資者享受不到專業投顧服務的困境,在行業內頗具推廣價值。
此外,人工智能在銀行業的創新運用不僅能為廣大客戶帶來更多便利,在反欺詐方面的工作也成效斐然。據了解,平安銀行自主研發的信用卡智能反欺詐系統,在業內最早實現了對首筆欺詐交易防堵。該系統從億級別的海量金融數據中建立用戶行為畫像、訓練大數據偵測模型,同時搭載高效的決策引擎,實現了毫秒級決策響應的全天候實時反欺詐監控,可有效防堵首筆欺詐盜刷交易,保證被盜刷的用戶資金“零損失”。
該系統打破傳統的反欺詐作業平臺需依靠人力的增加來提升整體作業平臺產能的現狀,大幅提高了監控精準度和決策效率,支持每日千萬級別的金融交易量。同時,平安信用卡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體的反欺詐風險管理體系,支持從立案、調查到結案全流程生命周期管理,支持語音自動外呼、卡片自動管制等案件管理能力,前、后端系統呼應,更加高效、科學的防堵和處理信用卡盜刷等欺詐案件。截至目前,憑借智能反欺詐系統,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已累計對超過8億筆金融交易進行實時風險決策,直接和間接為用戶減少了約6500萬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最大程度地維護了用戶的權益,已有近千萬持卡人受惠,這也進一步提升了用戶對銀行交易安全的信心。
智能驅動,線上線下打通無邊際綜合金融服務
平安銀行也致力于提升線下客戶的服務體驗,利用金融+科技的手段,通過打造智能新門店,為客戶提供線上與線下鏈接、融合的無邊際服務,有效延伸了服務時間和空間。
8月29日,作為平安銀行零售智能新門店的廣州流花支行開業亮相,作為純零售網點,流花支行在設計時融入了“零售門店”概念,向輕型化、社區化、智能化、多元化轉型。客戶在這里可以一站式辦理銀行零售業務,以及綜合金融業務;同時新門店還在空間、家具等各方面通過嵌入智能化、人性化的配套設備,構建以“智能化+O2O+客戶體驗”為核心的服務體系,打造“更懂你”的標桿式銀行。
據介紹,當一位客戶進入新門店時,不用顯示身份證就可以通過生物特征進行識別,從而進行精準的服務與交流。這歸功于數據O2O——客戶線上線下旅程數據無縫打通,包括客戶預約信息、客戶360視圖、客戶斷點等,通過柜面系統、口袋銀行、行員APP等進行O2O交互,實現對客戶的精準識別及其信息的實時呈現。
此外,平安銀行構建的智能服務系統方便客戶隨時隨地通過口袋銀行APP、微信公眾號、網銀等多途徑完成業務預約、填單等事項。客戶提交信息后,系統立即將個人基本需求、風險偏好評估數據,與內置的平安智能數據庫結合,進行深度需求分析及智能服務推薦匹配,將個性化、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同步至網點。當客戶步入新門店時,工作人員立即從數據庫調取客戶預約時提交的資料和定制化解決方案,對客戶進行有效分流,幫助客戶快速完成業務辦理。
胡躍飛表示,新興科技正在重塑金融生態,商業銀行的競爭對手不是哪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而是這個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平安銀行將繼續主動擁抱時代的變遷,利用創新科技,搭建和完善互聯網科技平臺,構建良性金融生態圈,與客戶深度合作,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普惠社會大眾的能力,努力為中國經濟的騰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我們“不一樣的平安力量”!(安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