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前瞻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中國平安:“資本+科技”雙輪驅動打造增長新引擎

          2017-10-17 16:29:13    來源:搜狐    作者:   編輯:qysb005

          在深圳市核心商業區寸土寸金的地段,一幢118層的高樓在陽光下熠熠閃亮。這里駐扎著中國平安的總部。這幢世界第四高建筑已經出現在反映深圳特區新面貌的各種電視片和畫冊中。

          作為誕生于深圳蛇口的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中國平安自誕生起,就處在改革開放的風口浪尖,無數的金融創新和改革正是在這里醞釀并推向市場。

          從一家偏于一隅的財險公司,成長為今日覆蓋全金融領域的綜合金融集團,中國平安的成功既來自于戰略,也得益于執行,更來自于對中國經濟轉型大勢的把握,以及對“創新引領發展”這一理念的篤行。

          “在‘互聯網+’及中國經濟轉型的新風口下,致力于成為智能時代領航者的中國平安,將以打造‘開放平臺+開放市場’為目標,逐步從資本驅動向‘資本+科技’雙輪驅動業務模式轉型。”10月16日,中國平安副董事長孫建一對上證報記者說,這將成為平安保持業績高增長的新引擎。

          價值經營綜合金融優勢日漸綻放

          中國平安的傳奇,在金融行業早已耳熟能詳。

          雖然投資者習慣將中國平安視為A股保險四巨頭之一,但伴隨著不同階段戰略的層層推進,中國平安已成長為跨保險、銀行、投資、互聯網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集團,且非保險業務的利潤貢獻度在逐年加碼。

          萬變不離其宗,價值經營是核心、更是命脈。孫建一說:“平安自2004年上市以來,一直戰略清晰,經營穩健,堅持價值經營導向。”有這樣一組數據,可以更為宏觀地詮釋平安的價值經營成果:上市以來,中國平安的凈利潤增長了19倍,復合增長率約28%;內含價值增長16倍,復合增長率約27%;總資產也增長了20倍。

          其中,主營業務步入高增長期。據中國平安董事會秘書盛瑞生介紹,在“保險姓保”的整體大基調下,隨著居民收入增長和中產人群消費升級,保險正成為下一代崛起的最受歡迎消費品。“我們在保持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產品結構堅持保障型為主,這類產品增厚了公司的內含價值。今年上半年,平安的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保持46.2%的增速,這說明公司內在價值的體魄強勁,為未來發展形成強有力支撐。”

          在深耕主業的同時,上市后的中國平安借力資本市場,利用并購重組加速綜合金融的推進。“我們并沒有在二級市場沖動盲目舉牌,我們并購的前提是一定要契合集團整體發展戰略,與主業產生協同效應。”孫建一告訴記者,目前平安主要通過對深圳商業銀行、深發展的收購兼并,補齊了集團綜合金融三大支柱中的銀行板塊;以及通過戰略投資汽車之家,完善了集團“四大生態圈下”的“汽車生態圈”,進一步豐富了雙方協同合作的機會。

          \

          科技賦能 為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站在整個行業的角度來觀察,中國平安在業績層面的成就只是令人矚目的表象,這家正在高速行駛的金融巨輪,對于運營理念的前瞻與創新變革的果敢更是不容小覷。它的每一次創新升級,都被業內視為重構行業規則與服務標準的創舉,引領金融朝著正向循環的模式前進。

          三個月前,平安揭秘了它的五大創新科技技術,包括人臉識別技術、聲紋識別技術、預測AI技術、決策AI技術及區塊鏈技術。其中,平安的人臉識別技術準確率達99.8%,已應用于機場、房管局、社保等200多個集團內外部場景,幫助機場識別罪犯人臉,接入房管局提高業務自助化水平,接入地方社保局幫助實現社保控費。

          “作為行業的領跑者,不僅是要緊跟時代,甚至還要看得更遠。”盛瑞生說,以科技轉型為例,平安每年投入約10億美元用于金融科技及醫療科技等領域的創新,其科技專利申請數高達1458項。從專利量來看,在中國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一、在全球金融機構中排第二。

          在科研上砸下巨資的背后,折射出平安新一輪的戰略。中國平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在2017年半年報開篇致辭中透露,平安新一輪的戰略是逐步從資本驅動型的公司變身為“資本+科技”雙輪驅動型的公司。

          雙輪驅動戰略的落地,源于中國平安管理層內部的共識——只要發展出具有顛覆性的全新商業模式,就有機會贏得新一輪的爆炸式增長。“對于整個金融業,對幾乎所有市場、所有消費者,科技的沖擊都是勢不可擋的。智能科技的時代正在來臨,這是一場現代科技與傳統金融業之間的競賽,誰跑得快、誰就會贏。平安要做的,是主動出擊和超越,跑贏現代科技企業。”

          這一前瞻性的戰略,為平安帶來的業務增值空間將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孫建一說,科技與金融的關系是高度融合的,既有分工也有協同。“首先,加強了核心業務的領先地位,大量的科技運用到傳統金融領域,可以提升競爭力、改善客戶體驗;其次,科技本身就有獨立的商業價值,通過對外輸出技術,可以增加新的外部利潤來源。我們成功孵化了互聯網業務,并有計劃單獨上市。”

          股東回報 持續提升現金分紅水平

          通過滬港兩地上市,中國平安得以壯大資本實力和提升管理、業務能力,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夯實了地基,整體估值與日俱增。

          透過案例來看,這種成長則體現得更加明顯。借上市之機,引入國際化團隊,優化股權結構。“平安是第一家引進外資戰略投資者的中資保險公司。上市后,形成了外資、國有、民營企業、員工(通過員工受益所有權計劃受益公司股份)共同持股的格局。”孫建一說,目前,平安無控股股東,合理、分散、均衡的股權結構使全體股東都能通過股東大會平等充分地行使股東權利。

          孫建一告訴記者,在公司治理結構方面,上有集團“五會”、下有分支機構“四會”,各司其職,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集團層面,我們已建立起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董事會下設各專業委員會及經營管理層、黨委會之間各司其職、規范運作、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分支機構層面,有黨委會、聯席會議、團金會、個金會。”

          在借力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的同時,增強投資者回報、保護投資者利益也是上市公司的應有之義。隨著整體業績的大幅增長,中國平安也持續提升現金分紅水平,2017年中期,向股東派發股息每股現金0.50元,共計91.4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0%。若將周期拉至五個完整年份來看,已累計分紅497.73億元,2016年分紅較2012年的增幅高達284.90%。

          “未來隨著利潤增長和償付能力保持充足,公司將繼續逐步提升分紅水平。”孫建一表示,在制定利潤分配方案時,會更注重分配政策的可持續性。會綜合考慮公司的盈利規模、未來業務發展、資本要求以及股利分配政策的可持續性,平衡業務持續發展與股東回報的關系。

          在加大分紅水平的同時,中國平安的納稅額也在不斷提升。據盛瑞生介紹,從2012年到2016年,平安的全國納稅總額(所有稅種,僅剔除代征車船稅)從252億元增至611億元。“2016年的納稅總額較2012年增加359億元,增幅為142%,納稅增速遠高于營業收入增速。”(安銀)

          企業時報版權與免責聲明:
          1、企業時報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企業時報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企業時報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企業時報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企業時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企業時報)”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