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縣域經濟“瞰”甘州暨“三抓三促”行動⑥|龍渠鄉:多點發力“擦”亮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底色”

          2023-08-01 20:29:18    來源:甘州區融媒體中心    作者:

          文/張雪梅 攝影/王建平 王志勤 任紅霞

          今年以來,龍渠鄉堅持紅色引領為魂、綠色發展為綱、藍色治理為基,以持續推動經濟發展為目標,以鄉村建設示范村創建工作為抓手,以特色產業發展為支撐,堅持多點發力、綜合施策,用心用情用智“擦”亮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底色”。


          (資料圖)

          龍渠鄉墩源村設施農業及高端鮮食葡萄產業園

          高端鮮食葡萄產業催生“甜蜜經濟”

          綠蔓繁茂處,又聞葡萄香。時值盛夏,走進龍渠鄉墩源村葡萄采摘園,一陣清甜的果香撲面而來,只見葡萄藤上結滿了鮮美多汁的葡萄,處處彰顯著蓬勃生機。

          龍渠鄉鮮食葡萄喜獲豐收

          葡萄園負責人李曉虎介紹,“陽光玫瑰是葡萄中的‘天花板’,比其他葡萄口感更好。我們這里生態環境好、日照條件又好,葡萄的甜度自然就上去了。夏黑葡萄從7月中旬開始成熟采摘,就比較受歡迎。再過半個月陽光玫瑰也就可以采摘了,收益應該不錯。”

          據了解,龍渠鄉鮮食葡萄園現有種植大棚17座,各類品種的葡萄苗木6000余棵,年產量在50000斤左右。葡萄園還示范帶動周邊村民種植葡萄50多棚,有效帶動了當地的農業經濟增長,幫助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鮮食葡萄大棚內工人正在采修剪果串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龍渠鄉立足鄉域實際,緊跟市場需求,堅持把葡萄采摘作為豐富鄉村產業業態、延伸產業鏈條的“消費點”,打造了集葡萄田園風光領略、鄉村休閑旅游及紅色教育活動為一體的產業融合示范區。龍渠鄉黨委副書記胡小燕說道:“下一步,鄉黨委政府將通過借鑒省內外高端品系葡萄產業規模化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國內知名葡萄生產開發公司的控根栽植模式,加快打造特色化、高端化的葡萄產業示范區。”

          下堡村粉皮面筋加工車間工人正在晾曬粉皮

          “公司化”改革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近日,走進龍渠鄉下堡村農特產品加工車間,工人們正忙著制作粉皮面筋等農特產品,已經生產好的粉皮面筋整裝待發。

          2022年,該村借助村集體經濟公司化改革的“東風”,依托下堡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村集體公司——張掖市下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探索推進“集體+公司”的模式,進一步盤活用好資源,實現村級企業、農民工、村集體多方受益,有效激發公司內生活力。

          工人正在封裝粉皮面筋

          “今年,我村在現有產業基礎上,新增晾曬架58組290層,當年預計實現增加產量2萬多斤。”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肖揚介紹。

          下堡村的“蛻變”,是龍渠鄉深化村級集體經濟公司化改革的一個生動縮影。自實施改革工作以來,該鄉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為統領,以村集體經濟公司化改革為突破口,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聚焦農業現代化目標,推行黨組織牽頭、公司化運營、群眾參與的“抱團互助”發展模式,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強筋壯骨”。截至目前,全鄉12個村已成立村集體經濟公司6個。

          下堡村粉皮面筋整裝待發

          “下一步,我鄉將進一步總結和完善下堡村村集體經濟公司化改革試點工作經驗,大力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村分別成立適合本村實際的村集體公司,持續發揮聯農帶農機制作用,有效壯大各村村集體經濟。”該鄉武裝部部長張建兵說道。

          特色林果基地為鄉村經濟“添綠生金”

          龍渠鄉木籠壩村沿山靠灘,自然資源稟賦優越,但土地產出效益低,產業結構單一,嚴重制約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為有效解決現階段制約全村發展的瓶頸問題,該鄉按照“黨建引領、產業聯動、多方發力、增收致富”的工作思路,依托黑河生態帶得天獨厚的優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著力打造千畝特色林果基地。

          工人正在特色林果基地清除雜草

          該項目依托木籠壩村集體經濟公司——張掖市萬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采取“黨支部+村集體公司+農戶”的運行模式,創新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制度機制,打造“三鏈”富民升級版,在持續提升村黨支部帶富能力和村集體經濟收入水平的同時,讓廣大群眾享受更多生態紅利、綠色福利,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互促共贏的生動局面。截至目前,基地已建成面積730畝,共栽植早酥梨、西梅、蟠桃、杏梅、珍珠油杏等各類苗木20000余株。

          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浩介紹:“下一步,基地計劃打造集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生態休閑農莊及鄉村采摘樂園,預計兩年后產生經濟效益。同時還要培養本土網絡銷售人才,邀請網紅達人幫助村民開展農特產品直播帶貨,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讓村民的口袋鼓起來、生活富起來。”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