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前瞻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馬化騰:發展金融業務拼的是誰的命長,而不是看誰短期內跑得多快

          2017-03-04 13:14:59    來源:    作者:   編輯:qysb005

            北京時間3月3日晚間,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北京舉行兩會媒體見面會,就其在兩會期間的七大建議及其他熱點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

            (馬化騰于兩會媒體見面會現場)

            在記者提及騰訊互聯網金融業務是否會獨立拆分對接資本市場這一問題時,馬化騰表示騰訊互聯網金融業務“不會包在一個所謂的‘金融集團’里面來做,我們沒有必要為了拆分而拆分”,而是會“用穩健的思路去看,因為金融最核心的問題是穩健,就是拼誰的命長,而不是看誰在短期內跑得多快。”

            去年的兩會媒體見面會上,馬化騰也曾有類似的表示:“騰訊做好互聯網金融靠的是內力,就像長跑不是看你貼什么標語。”

            目前,騰訊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分為移動支付和金融應用兩大塊。

            移動支付方面,騰訊持續為數億的微信支付和QQ錢包用戶提供便捷、安全的移動支付服務。早在去年5月,騰訊移動支付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已超5億筆。移動支付技術也隨之得到了不斷的打磨與增進,今年大年初一凌晨,包括微信、QQ雙平臺的騰訊移動支付峰值達到了20.8萬筆/秒,比去年的15.8萬筆/秒提升了32%,刷新了猴年除夕由騰訊創造的世界紀錄。

            在支付安全層面,騰訊建立了金融級智能的大金融安全平臺,為微信支付、QQ錢包提供安全技術支持、風險控制解決方案。騰訊大金融安全的風控模型能在 0.2秒內單筆識別超過2000種風險,用戶的資金損失率遠低于百萬分之一。

            金融應用方面,騰訊互聯網金融主要集中發力于理財、貸款以及剛剛試運行的騰訊微黃金和黃金紅包等創新金融業務。

            作為騰訊官方理財平臺,騰訊理財通以開放連接理念,聯合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基金、券商、信托等公司,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理財需求,為用戶定制固定收益、股票、債券等資產類別的金融產品。同時上線了工資定投、夢想計劃、指數定投、信用卡還款理財、還房貸理財等產品功能,為用戶提供安全、穩健、便捷、多元的互聯網理財服務。截至2017年2月,騰訊理財通用戶已超1億,資金保有量超1000億。

            在互聯網貸款方面,如馬化騰口中的“體外”騰訊互聯網金融業務,騰訊投資的微眾銀行,主要做信貸產品,比如微粒貸,通過微信和QQ匹配到有貸款需求的用戶,不斷踐行普惠金融。截至2016年12月中,“微粒貸”累計發放貸款總金額超1600億元,筆均放款約8000元,主動授信客戶數超6000萬,覆蓋549個城市。

            另外,騰訊還在探索開拓騰訊微黃金和黃金紅包等創新金融業務。

            媒體見面會上,馬化騰還介紹了自己給今年兩會帶來的七大建議,包括: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加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建設、加強大數據環境下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全面推進我國海綿城市建設、充分發揮數字內容產業競爭力、推進網絡強國戰略和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企業時報版權與免責聲明:
          1、企業時報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企業時報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企業時報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企業時報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企業時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企業時報)”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