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香港移動支付市場競爭比想象中激烈 很多商戶“被獨家”期滿后我們會進場

騰訊在香港的移動支付業務發展備受關注。在3月3日的媒體見面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回答《香港明報》記者關于“騰訊如何在香港發展移動支付業務”問題時表示,騰訊將發力拓展線下場景,聯動政府探索金融創新,打磨產品體驗,以金融科技為香港商戶和用戶創造便捷服務。
在被問及騰訊在香港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的挑戰時,馬化騰表示,首先,香港和內地用戶的銀行卡使用習慣不盡相同,在內地用微信支付或QQ錢包發紅包,必須用借記卡而非信用卡,但香港用戶以使用信用卡為主,針對此,騰訊特別地在香港地區支持香港錢包所綁定信用卡在一定額度內可以發紅包,為香港用戶創造了便利。
其次,純港幣的移動支付應用場景較難突破,線下可落地的場景較少。針對這個癥結,騰訊首先通過微信跨境支付功能實現突圍,為大陸游客到香港消費創造更多支付場景。自2015年5月微信支付登陸香港,便與莎莎、周大福、FAIRTON、英皇鐘表珠寶、POMPEI等知名連鎖商家合作,近期還開辟了游客勝地香港海洋公園,今年也將繼續發力拓展微信支付和QQ錢包在線下的場景。
馬化騰表示,今年騰訊會努力拓展香港線下移動支付應用場景,其實香港的移動支付市場競爭比大家想象中激烈,今年之前很多商戶是被簽了“獨家”的,所以這些“獨家”過了期之后我們會努力進場。我們境外的商務拓展人員比較少,不希望用人海戰術來推動,還是希望產品先行或者借助第三方的力量這類打法。
談及和香港政府的合作,馬化騰表示,希望在未來與政府一道探索金融創新,連接國內傳統銀行并與境外銀行展開新的合作,打造如境外匯款這種既方便又符合當地法律法規及監管政策的金融應用,用先進的金融科技為香港用戶帶去更方便、快捷的體驗。
開放的戰略布局,推動著騰訊移動支付業務國際化。自2016年春節期間,騰訊以香港錢包及WeChat利是將支付業務帶到香港;同年8月,騰訊獲得香港金管局頒發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開始為香港用戶使用港幣提供移動支付服務,并開通了轉賬服務,在香港7-11即可為香港錢包充值。
馬化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坦言:“我用香港一些銀行的網銀,十幾年都沒變,我作為產品經理可以隨便指出它幾十個不好用的地方。但是又很無奈,就是有時候改不動,還沒有辦法去驅動。所以我們希望是多一點合作之后,把產品體驗打磨得更好。”
而在境外,微信支付已隨境內游客登陸11個國家和地區,支持10種外幣直接結算,為出境旅游的中國游客免去了兌換外幣的煩惱。
騰訊移動支付業務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在內地、港澳臺及其他國家實現拓展和深化,為國內外用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未來,騰訊將繼續推進微信支付、QQ錢包和WechatPay在全球范圍內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