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凰H股IPO止步 遭匿名舉報涉嫌財務造假
彭潔云 劉洋
[ 就在中國金鳳凰上市事宜遭遇波折之時,一份列舉公司涉嫌財務造假、隱瞞關聯交易等內容的匿名舉報函的出現,令事情頓時變得迷霧重重 ]
由于市況低迷,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延期案例接連出現,而原定于7月17日上市的江西無孔微晶石制造商中國金鳳凰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1337.HK,下稱“中國金鳳凰”)也在掛牌前夕宣布延遲上市。
頗為蹊蹺的是,就在中國金鳳凰上市事宜遭遇波折之時,一份列舉公司涉嫌財務造假、隱瞞關聯交易等內容的匿名舉報函的出現,令事情頓時變得迷霧重重。展翅欲飛的金鳳凰突然停住腳步,究竟是公司所述的受市況波動影響的正常舉措,還是另有原因?
IPO突然止步
7月11日,中國金鳳凰在其官網發布“全球發售不予進行”的公告。公司稱,鑒于當前市況大幅波動,公司已決定不進行全球發售及上市,并將悉數退還申請發售股份的申請款項。公告中同時承諾,未來仍會進行全球發售及上市,以實現公司的真正價值,并將繼續觀察市況。
根據中國金鳳凰此前的招股公告,公司原計劃發售2.8億股,招股價區間為1港元~3港元/股,集資額在2.8億~8.4億港元之間。
“因為市況不好而停發IPO的情況在H股市場很普遍。”有香港投行人士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表示,很有可能是配售不足,或是發行人和投資者關于定價未能達成共識。
雖然此前有消息稱,中國金鳳凰的國際配售已獲足額認購,而香港市場公開發售部分亦已超額認購。但該消息并未得到中國金鳳凰方面的確認。
根據記者梳理,7月以來,除中國金鳳凰外,還有原定于7月3日在H股掛牌的內地汽車零件商耐世特押后發售上市;此前還有合和地產、萬都中國分別于5月下旬和6月中旬宣布延遲香港上市計劃;而已經推遲上市計劃的澳門勵駿創建也決定縮減集資規模。
招股資料顯示,中國金鳳凰間接全資附屬子公司九江金鳳凰裝飾材料有限公司(下稱“九江金鳳凰”)是該公司唯一的實體運營公司。九江金鳳凰是一家中國無孔微晶石制造商,微晶石是以多種原材料制成的人造石產品,于樓房建筑行業普遍使用。中國金鳳凰2010年至2012年三個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83億元、4.02億元和4.5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8億元、1.75億元和2.16億元。按照銷量統計,近三年公司在內地無孔微晶石領域占有的市場份額均在40%以上。
遭匿名舉報
不過,對于上述中國金鳳凰公開披露的財務數據,一份匿名舉報函提出了強烈的質疑。在本報獲得的這份舉報材料中,舉報人指出中國金鳳凰的利潤、負債及納稅金額等項財務數據均涉嫌重大造假。
舉報人根據其提供的一份江西金鳳凰未蓋公章納稅申報表中的損益表,指出九江金鳳凰2010年至2012年的凈利潤分別為52.4萬元、201.4萬元和683萬元,并非公司招股資料中披露的數據。而根據該納稅申報表,舉報人指出九江金鳳凰2010年至2012年的企業所得稅每年約為幾十萬元,完全不是上市材料中所披露的數千萬元。
另外,舉報人提供的九江金鳳凰2013年的一份銀行信用報告顯示,該公司共有28筆貸款合計2.89億元,還有67筆銀行承兌匯票合計1.63億元。
而中國金鳳凰披露的招股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4月30日,公司銀行借款金額為2.086億元,應付票據合計3000萬元,資產負債率為33.4%。舉報人認為中國金鳳凰隱瞞了大量的負債。
而上述舉報材料列舉的內容還包括:九江金鳳凰股權結構存在虛假披露、隱瞞企業高管的關聯交易行為及同業競爭行為、虛開稅務發票被查出且被列入國稅局“黑名單”、存在重大污染、企業高管學歷造假等近十項內容。
對于舉報材料與中國金鳳凰公開披露信息相去甚遠的情況,接受采訪的內地和香港的投行人士均表示難以理解。“相較于其他資本市場,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對于掛牌上市公司的披露材料要求更為詳盡嚴格。”香港一位國際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中國金鳳凰已經通過了上市聆訊,而銀行信用報告和納稅申報表也是審計機構必定會調取、查驗的內容,中介機構存在如此重大疏漏似乎可能性不大,因為“可能要冒著刑事處罰的風險”。
資料顯示,中國金鳳凰的獨家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審計機構為德勤會計師事務所。
而本報多次聯系中國金鳳凰江西總部辦公室,希望其對舉報信的內容和暫緩上市的原因作出解釋,但對方一直以“老總在開會,稍后回復”為由拒絕接受采訪。
對于舉報人所表述的香港證監會、聯交所和警署商業犯罪調查科正在調查舉報資料中所涉及的事項。記者郵件聯系舉報人,希望其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舉報證據,截至發稿,記者尚未獲得回復。
金鳳凰展翅H股止步,至今仍是一團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