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籌天下:支持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
小微企業的發展事關中國的金融改革和經濟轉型,就像一塊試金石,在很大程度上能直接反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效和質量。
如何引導我國金融資源更有力地支持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支持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在哪?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一攬子措施,為下一階段的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作為金融企業的一分子,共籌天下秉著對社會好的目標,也會支持這些中小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調整過剩產能、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支持企業走出去、助推消費升級、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嚴密防范風險,國務院部署的這一系列措施,不僅很好地注解了所提出的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的政策方針,也反映出中央政府提振經濟依靠金融改革的決心。
在這八條措施中,再次要求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傾斜,體現了政府對于實體經濟中微觀主體的重視,對此共籌天下認為,小微企業的發展事關中國的金融改革和經濟轉型,就像一塊試金石,在很大程度上能直接反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效和質量。
事實上作為實體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細胞,小微企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科技創新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中小微企業就業已占城鎮就業80%以上,成為我國吸納就業的主體。然而,融資貴、用工難、成本高、稅費重、利潤薄,小微企業的發展總與這五重生存困境相依相伴。
共籌天下一貫認為盤活存量金融資源搞活實體經濟,根本在于拓寬實體經濟利潤空間,讓金融資本流入實體經濟有利可圖,資本具有逐利性,特別是銀行資本出于風險考量,往往具有重大輕小的規模歧視和重公輕私的所有制歧視,不愿意服務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這就需要通過產業政策和財稅政策支持,讓小微企業有錢賺,讓金融業心甘情愿地服務于實體經濟。
的確由于自身經營管理缺陷和融資能力不足,又普遍缺乏合格的抵押物,小微企業信用低、風險大成為金融機構不愿意放貸的一個主要原因,近日根據共籌天下調研數據顯示,90%以上的受調查民營中小企業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
根據上述“融資難”問題,北京共籌天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和信貸擔保風險為目的,提供高效的融資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全方位、綜合性的融資服務。通過建立商業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信息、產品供求網絡,縮短融資時間,降低融資成本,減少融資風險,為中小企業提供快捷、方便、安全、周到的融資服務。
北京共籌天下響應國家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十三五”時期,隨著改革的深化,國家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中小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特別是金融方面的改革,加強融資保障推動金融市場發展,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及普惠金融,推動互聯網金融的規范有序發展。
同時,國家還鼓勵設立各類中小企業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引導股權投資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促進形成金融機構的充分競爭市場格局,增加融資供給,便利中小企業融資選擇及獲取,推動中小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