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貴州遵義: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兩成 支持農民工進城購房

          2022-07-26 09:55:02    來源:中國網地產    作者:

          7月25日,據“遵義發布”, 日前,貴州省遵義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14部門結合遵義市實際,研究制定了《遵義市促進房地產業良循環和健康發展的工作措施》(簡稱《措施》)。

          \

          在進一步支持公積金繳存職工合理購房需求方面,《措施》提到,階段執行降低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在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繳存職工家庭購買第二套自住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

          同時,適時開展公積金貼息貸款。在住房公積金資金緊張時,可由商業銀行向符合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條件的繳存職工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給予利息補貼,保障職工享受住房公積金低息貸款。

          此外,放寬省內異地貸款申請條件。省內繳存職工在遵義市購買自住住房的,無論其本人或配偶是否具有遵義市戶籍,均可在遵義市申請住房公積金異地個人住房貸款。

          《通知》還明確,階段支持公積金“又提又貸”。職工在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購房并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的,在上述期間內,職工及其配偶可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同一套住房購房首付款。同一套住房累計提取金額不得超出購房首付款金額。

          進一步支持合理購房需求方面,《措施》提到,在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繳納契稅、辦理房屋不動產權登記的購房人,按已繳納契稅的50%給予政府惠民消費券獎勵(消費券獎勵經費按市、縣契稅分享比例分級承擔),消費券在取得后半年內使用,可定向用于裝修、家居建材、家具、家電、旅游、餐飲等消費支出。由市商務局牽頭,市財政局、市住建局配合制定獎勵實施方案,明確政府惠民消費券獎勵發放、兌付、清算等各個環節的審核職責和流程,并組織實施。

          同時,對大專以上學歷人才在本地創業就業,符合條件的可購買共有產權住房。購買商品住房且落戶的,憑已備案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和契稅繳納憑證,享受在房產所在地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有條件的縣(市、區)可給予購房補貼。

          支持農民工進城購房。各縣(市、區)要積極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一步簡化農業轉移人口購房落戶手續。對農民工購買商品住房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經濟分配權保留不變。積極探索農民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和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機制,讓農民有錢購房。

          《措施》要求,各銀行機構要研究開發適合農民工購房的信貸產品,支持農民工進城購房。各縣(市、區)政府可以采取契稅補貼、規費減免、貸款貼息、購房補貼、物業費補貼等政策,以使農民工成為長期穩定的住房消費群體。對進城購房的農民工,持有房產所在地居住證的可等享受就業、子女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

          進一步強化信貸金融支持服務力度方面,《通知》顯示,商業銀行等要做好出險房地產企業項目處置并購金融服務,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業務,加大并購債券融資支持力度,積極提供兼并收購財務顧問服務。

          合理設定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貸款抵押物,對抵押物按市場價進行評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超值抵押部分,采取抵押物置換、分期分批釋放等方式釋放抵押物超值部分,幫助企業紓困。

          房地產開發項目完成首次登記后,購房人斷供,金融機構要按照貸款合同依法對債務人進行追償,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全力配合。

          《措施》還提到,指導房地產開發企業與購房人合理確定延期交付商品房時間。房地產開發企業確因疫情防控應急響應和相應防控措施影響,導致延期交付房屋的,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原則上逾期時間不得超過4.5個月。超過4.5個月后交付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與購房人協商,可按有關法規規定以應付違約金抵扣相應費用。

          編輯:qysb005

          標簽: 貴州遵義 遵義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兩成 農民工進城購房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