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2022年樓市下半場開啟 多地住房支持政策有新招

          2022-07-28 10:00:32    來源:中國網地產    作者:

          2022年樓市下半場開啟,各地住房支持政策也在持續推進,其中更是出現了頗多新招奇招。

           

          \

          湖北武漢:公務員購房預發補貼15萬元

          日前,一份武漢市東西湖區財政局印發的《預發住房分配貨化補貼的方案》在網上流傳。

          方案中最引人矚目的內容是,屬于住房分配貨化補貼政策對象的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在方案下發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前在東西湖區內新購房的,可一次獲預發購房補貼15萬元。

          但15萬元并不是從天而降的直接補貼,重在預發的“預”字。武漢市東西湖區財政局的工作人員向媒體證實了方案的真實,同時表示,這部分補貼為預發放,未來5年內會從收入中進行扣除。

          “相當于15萬元的指定區域買房無息貸款。”業內紛紛如此解讀。武漢一位置業顧問章卉(化名)對中新財經記者介紹,東西湖區雖然屬于武漢的遠城區,但距離中心城區相對較,而且地鐵等交通配套也較好,屬于預算有限的買房群體中多少都會關注到的位置。

          “目前東西湖區的房子均單價在12000-13000元左右,比起去年價位較高的時候大概跌了千元左右,比起整個武漢的均房價低差不多兩、三千元。”章卉表示,這樣算來一套房子的價格在百萬元左右,按照東西湖區目前首付兩成的政策即首付20萬元,如果真的在東西湖區有置業打算,有了15萬元的預發補貼,只需再掏5萬元便可湊齊首付,還是比較劃算的。

          據武漢市房管局數據,今年6月份以來,武漢樓市正呈現出住房供應和網簽銷售雙雙恢復增長態勢。中指研究院最新統計也顯示,武漢市自5月20日起調整優化樓市政策后,部分區域樓市成交量上漲明顯,其中,東西湖區、武漢經開區和江夏區6月份成交套數大幅上升,環比增速分別達到164%、144%和81%。

          江西樟樹:中介每賣一套房財政獎勵1000元

          除了鼓勵消費者買房,更有城市著眼房產交易“中間人”,開始獎勵中介賣房。

          日,江西省樟樹市發布《關于促進樟樹市房地產業良循環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在銷售和購房補貼方面,除了給予“陽光普照”式的購房補貼,以及針對二孩、三孩家庭的特定補貼,還罕見地提出獎勵商品房銷售中介機構銷售行為。

          具體規定是,凡在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已備案的中介機構每銷售一套商品房,給予1000元財政獎勵。

          幾個月來各地樓市大規模推出的支持措施中,財政補貼并不罕見,但對象大多為購房者、房企。補貼范圍擴展到了中介機構這一主體,具有相當的創新,但也有跡可循。

          樟樹市,為江西省轄縣級市,由宜春市代管。在今年6月初,宜春市出臺《關于促進中心城區房地產業良循環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其中便提到獎勵商品房銷售中介機構銷售行為:凡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已備案的中介機構每銷售一套商品房,由收益財政給予1000元獎勵。

          發放購房補貼相當拼的樟樹市也見到了可喜的效果。在“宜春住建”微信公眾號24日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樟樹上述措施中購房和銷售補貼政策針對強,補貼力度較大,群眾滿意度高,反響較大。自文件下發,銷售效果較上個月有明顯改善,截至目前銷售面積環比增長64%,銷售額環比上升65%。

          “該政策旨在提升中介機構的銷售活躍度和積極,在降低首付比例、發放購房補貼等方式支持購房者置業的同時,打通中介機構有關鏈條,發揮其傳導作用,以期促進市場活躍提升。”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

          上述武漢、樟樹政策正是期各地積極出臺創新措施穩樓市的縮影。中指研究院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有約60城市打破傳統政策調控手段,發布創新型舉措,從支持多孩家庭、鼓勵投靠養老、一人購房全家幫、租賃破限購、鼓勵團購批量購房等方面維穩市場,促進剛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釋放。

          “目前全國房地產市場仍然處于調整期,行業的全面復蘇仍需時間,預計短期內仍將有更多地方發布創新型政策,釋放更多置業需求。”陳文靜認為。

          編輯:qysb005

          標簽: 多地住房支持政策有新招 2022年樓市下半場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