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年內超15城推出“一人購房全家幫” 公積金貸款額度大幅上調

          2022-08-15 10:20:02    來源:中國網地產    作者:

          各地因城施策穩地產措施仍在進一步發力。記者梳理獲悉,繼今年7月份超85城發布穩樓市政策后,8月份以來,全國又有多個城市陸續出臺相關穩樓市政策,涉及公積金貸款額度、首套房認定標準、預售政策、人才購房補貼等多個方面。

          \

          8月9日,連云港市住建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連云港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不僅大幅上調了購房人的公積金貸款額度,還明確提出“認貸不認房”,支持企業團購。

          依據通知,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連云港市購房借款人單方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貸款最高額度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借款人雙方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貸款最高額度由6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期間在連云港市購房的職工家庭,無論是否占有產權,父母或子女任一方都可以作為共同借款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對當地擁有一套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的,連云港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通知還重點提出支持集中批量購買商品房,支持企業團購商品住房,由開發企業給予一定的優惠。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記者表示,“連云港市此次的政策明確家庭成員均可成為公積金貸款的共同借款人,這屬于‘一人購房全家幫’的范疇。總體上,這也是下半年各地會繼續采納的做法,依然是金融助力購房市場的特征體現。”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年內已有超15個城市推出“一人購房全家幫”相關政策。針對這一現象,嚴躍進認為,“從本質上來說,‘一人購房全家幫’其實就是增加購房者的收入水、降低公積金貸款的門檻和壓力。此類操作不會引起太大的金融風險,所以各地可以放開去試點和推進。”

          另外,記者從南通市海門區住建局獲悉,期海門區也發布了《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此次新政也對購房人公積金貸款額度進行了調整,當地在職職工購買首套普通商品住房申請公積金貸款的,貸款額度放寬至原可貸額度的兩倍,最高貸款額度不超過40萬元/人、80萬元/戶。在職職工購買第二套普通商品住房申請公積金貸款的,最高貸款額度調整為40萬元/人、80萬元/戶。對于取得碩士研究生或高級職稱及以上學歷或職稱的在職職工申請公積金貸款的,最高貸款額度調整為80萬元/人、160萬元/戶。

          此外,新政還重點提出,居民家庭通過商業銀行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的,首次購房首付比例最低執行20%,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執行30%。

          海門區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首次購房首付比例最低執行20%的政策已經實施一段時間了。此前南通市出臺過相關的政策,對海門區也適用。新政只是做了進一步強調。”

          除購房者層面外,海門區此次出臺的新政還在企業層面推出降低購地保證金繳納比例、放松預售標準、鼓勵融資等政策。其中非裝配式建筑的房地產項目預售許可形象進度執行標準調整為:低層建筑完成結構封頂;主體結構10層(含)以下的完成3層封頂;主體結構10層以上的形象進度達到主體結構的30%。

          “海門這一預售標準的調整值得行業關注。新政針對低層、中層和高層住房項目明確了差異化的預售標準,有助于各個樓盤更好地進行預售,對于房企加快回籠資金等具有積極作用。”嚴躍進表示。

          除連云港、海門外,8月份,長春、安慶、云南勐臘縣等地也加入了因城施策穩樓市的隊伍,圍繞公積金貸款額度、人才購房補貼等環節施策,力促市場復蘇。

          根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7月份諸葛找房重點監測的40城新房銷售面積為1652.52萬方米,環比下降28.30%,同比下降30.81%;重點監測的10個重點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為65794套,環比微升2.01%,同比上升11.92%,7月份成交規模再度上升,且創一年內單月成交新高。

          各地接力出臺的穩樓市新政能否進一步助力一二手房市場企穩?有不具名地產從業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政策端頻頻釋放改善信號,尤其是二季度力度進一步加大,各地調控的方式也比較多元,但具體成效還有待時間檢驗。”

          編輯:qysb005

          標簽: 一人購房全家幫 公積金貸款額度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