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租購并舉”持續深化 北京、福州等地出臺住房租賃政策

          2022-08-16 10:20:56    來源:中國網地產    作者:

          期,北京、福州等地出臺住房租賃相關政策,促進“租購并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租購并舉”制度建設持續深化,住房租賃市場將進一步完善。

          \

          穩定租金水

          《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日公布,將于9月1日起施行。根據該條例,北京對住房租賃市場的多個方面進行了規范。例如,在住房租金明顯上漲或有可能明顯上漲時,市政府可采取價格干預措施,穩定租金水;住房租賃企業向承租人收取的押金一般不得超過1個月租金,并按照規定通過第三方專用賬戶托管;互聯網信息臺應當對發布者提交的證明材料進行審查,合規的信息才能發布。

          中指研究院認為,《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施行有望推動住房租賃市場進一步規范,有力保障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租房環境,有利于推動住房租賃市場有序健康發展,促進“租購并舉”住房制度進一步完善。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最不少大城市住房租金持續上漲,穩租金是一項長期重點工作,租金干預機制有利于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提高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

          部分地區出臺政策,促進租購并舉,提高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

          8月10日,福州住房公積金中心網站發文,福州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印發的《關于加大租房提取力度促進租購并舉工作的通知》提出,職工每人每月租住商品房提取額度提高200元、取消每月租房提取額度不高于月繳存額的限制、取消租房提取與購房提取時間須間隔滿12個月的限制。職工無房且租住商品房,在六城區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每人每月最高可提取住房公積金額度由1000元提高至1200元;在六縣(市)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每人每月最高可提取住房公積金額度由800元提高至1000元,進一步減輕對新市民和剛參加工作的青年人群體支付房租的資金壓力。

          此前,南京發布公積金新政,提高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單身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由每月1200元提高至每月1500元,已婚職工夫妻雙方由每月2400元提高至每月3000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隨著“租購并舉”住房制度建設的持續深化,住房租賃市場將進一步完善。同時,監管將進一步加強。

          增加租賃住房供給

          今年以來,四川、海南等地增加租賃住房供給。

          四川省決定,在成都、瀘州、綿陽、南充、宜賓、達州市6地開展試點,打通市場租賃住房通道,加快發展保障租賃住房。四川省住建廳制定了支持政策,包括房東和承租人已確定租賃關系的,可向符合條件的承租人發放保障租賃住房租賃補貼;房東可享有專門支持政策,主要涉及稅收優惠、民用水電氣價格優惠等。在限購城市,居民自愿將自有存量住房納入保障租賃住房規范管理的,且5年內不上市交易,可一次新增購買一套住房。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9部門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保障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引導個人提供閑置住房用作保障租賃住房。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出臺的《關于加快解決從事基本公共服務人員住房困難問題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房地產開發企業未售商品住房,自愿可納入保障租賃住房,允許先租后售。商品住房項目配建開發商自持的保障租賃住房,允許在土地出讓時明確可先租后售,租賃滿5年后,承租人可申請轉為共有產權住房,購買部分或者全部產權。

          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院長趙然認為,我國住房租賃行業發展迎來重要節點。隨著保障租賃住房REITs發售,住房租賃“投—融—建—管—退”全鏈條有望進一步打通。

          編輯:qysb005

          標簽: 租購并舉 住房租賃政策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