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四川長虹一口氣賣31套房產:底價1.66億元 增值率超71%

          2022-08-25 10:21:52    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    作者:

          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賣房不斷。8月24日晚間,四川長虹(600839)披露公告稱,公司將分布于綿陽、武漢等地共31套存量房產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31套房產轉讓底價合計為1.66億元,若全部完成出售并扣除賬面價值及各類稅費后,預計累計對公司合并口徑凈利潤影響金額為4091.22萬元。

          \

          8月24日晚間,四川長虹要一口氣賣31套房產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

          四川長虹表示,為盤活存量資產,節約管理成本,進一步聚焦資源發展主業,公司將分布于綿陽、武漢等地共31套存量房產掛牌出售,建筑面積共計14146.64方米,主要用途為住宅、商業、辦公,分布于綿陽(13套)、武漢(7套)、內江(3套)、長春(3套)、石家莊(2套)、合肥(1套)、杭州(1套)、大連(1套)。

          根據四川天健華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以2022年2月28日為評估基準日,31套房產評估值合計約1.66億元,較賬面凈值增值6935.59萬元,增值率71.6%。

          對于增值率較高的原因,四川長虹表示,位于武漢市、內江市、長春市等地的房產為公司原始購買、資產抵債等方式取得,取得時間較早,并且按取得時的成本確認為固定資產,采用年限法進行折舊攤銷,年來武漢市、內江市、長春市等城市房價較取得時漲幅較大,故評估值較房產賬面價值增加較大。

          從上述31套房產的使用狀態來看,有14套目前處于空置,其余17套處于出租狀態。

          據了解,四川長虹主營以電視、冰箱(柜)、家用空調、洗衣機、掃地機器人、智能盒子等為代表的智能家電業務,以冰箱壓縮機為代表的核心部件業務,以ICT產品分銷和專業ICT解決方案提供為代表的ICT綜合服務業務等。

          出售房產背后,四川長虹上半年扣非后歸屬凈利潤為負值。8月24日晚間,四川長虹對外披露了2022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39.48億元,同比下降10.71%,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1.52億元,對應實現扣非后歸屬凈利潤約為-2411.34萬元。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四川長虹董秘辦公室進行采訪,不過電話未有人接聽。

          今年以來,A股公司賣房不斷,四川長虹之前,高鴻股份、ST聯建、賽升藥業、廣聚能源、東北制藥等均曾發布過出售房產公告。

          就往年而言,A股公司年底賣房突擊提利的情況較多,今年則明顯不同,從年初以來不斷有A股公司賣房。今年1月24日,高鴻股份最先披露了公開掛牌出售房產公告,稱為加快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優化資產結構,擬出售高鴻通信在北京市擁有的房產、擬出售高鴻信息在臺市所擁有的房產。

          之后,ST聯建、賽升藥業、廣聚能源、東北制藥也均披露過出售房產的公告。其中,ST聯建、廣聚能源出售房產數量較多,ST聯建出售坐落于深圳市南山區深圳灣科技生態園15層至19層合計36套自有辦公樓,總建筑面積為17648.98方米,出售價格不低于6.4億元。

          東北制藥則在今年8月15日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擬處置兩套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區裕中西路37號樓房產,建筑面積分別為89.3方米和64方米。值得一提的是,東北制藥此次出售的房產單價不菲,屬于北京德勝學區房,均單價15萬元/方米。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前上市公司也有賣房案例,不過數量沒有這么多,賣房套數也沒有幾十套這種數目。“以前賣個一兩套可能是為了粉飾下公司財務數據,現在一口氣賣掉幾十套可能是急于套現回籠資金。”嚴躍進如是說道。

          嚴躍進進而表示,現在企業想要賣房變現也有一定的困難,傳統住宅市場現在都有一定的庫存壓力,企業拋售房產的話,有沒有人來接盤都是問題,如果房產位置不好的話,價格方面也可能會不達預期。

          編輯:qysb005

          標簽: 四川長虹一口氣賣31套房產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