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內蒙古住建廳回應取消“公攤面積”:僅為上報建議

          2022-09-05 09:59:59    來源:中國網地產    作者:

          日,有關房屋公攤面積的話題引發關注。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王鳳華提出了《關于規范房屋“公攤面積”的提案》,內蒙古住建廳網站專門對此作了回復。回復稱,目前全國在商品住宅的交易和確權中普遍以共有建筑面積為標準,“公攤面積”確定具有很強的專業,廣大購房者對分攤的公共建筑面積的合理、準確缺乏專業了解,也不能直觀地了解實際套內面積,且“公攤面積”因項目不同存在差異,造成消費者的質疑和矛盾糾紛。

          \

          回復中還提到,內蒙古住建廳將取消“公攤面積”的建議列為期亟須修訂的立法項目建議上報住建部。為何房屋公攤面積會有這么大爭議?如何讓消費者買房買得明明白白?

          內蒙古住建廳回應取消“公攤面積”:僅為上報建議

          日熱議的取消“公攤面積”一事,內蒙古自治區住建廳房地產市場處有關負責人回應說:“住建廳網站上登的是一個上報住建部的建議,部分媒體有過度解讀之嫌。”

          公攤面積為何備受關注?

          公攤面積如此受關注,是因為我國2001年6月起施行的《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中明確了商品房建筑面積由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組成。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對此解釋:“商品房不僅僅是業主拿到的居住的套房,還需要建設為業主居家所配套的樓道、電梯、大堂等。這些是為所有業主服務的公共空間,它們的建設費用應該由業主來分攤。”

          此前,在山東青島有購房人收房時,發現自己所購買的房屋公攤面積達到了房屋總面積的46%以上。

          購房業主1:房產證面積是128.35方米,套內面積不到70方米,主臥11方米,但是雙人床、床頭柜、衣柜放不開,次臥8方米。

          購房業主2:建筑面積110方米,實際使用面積是59.25方米,次臥的使用面積是6方米多一點。

          宋向清認為,公攤面積之所以引發爭議,在于這一部分的費用業主承擔得是否明明白白、合情合理。“比方說本來是內部經營的場所,如地下車庫、小超市,(開發商)把它也作為公共空間去公攤,那么經營收益應該分給業主,又不分給業主,又形成了收益。還讓業主承擔這一部分公攤面積(的費用),顯然業主是無法接受的。”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程管理與房地產學院教授劉社也表示,開發商在售房時采用建筑面積計算價格有其他的考慮。“比如一套房總價130萬元,原來按100方米來算,那就是一方米13000元;現在要按70方米來算,就將2萬元一方米,單價就上去了。所以,第一可以讓消費者感覺每方米不是太貴,這是心理作用;第二,開發商也可能把一些不該公攤的算到公攤面積里。”

          公攤面積能否取消?

          公攤面積容易引發糾紛,到底能不能夠取消呢?有觀點認為,在商品房銷售中,附加公攤面積雖是普遍現象,但公攤面積缺乏法律依據和制度約束,建議取消。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表示,關于公攤面積,其實市場上有很多誤區,他認為公攤面積不能取消,爭議點應該是公攤是不是揉到房價里面,按照建筑面積計費。“從使用上來看,像電梯、樓道等這一部分公攤在整個建筑的計價里肯定是存在的,只是說這部分計價是不是要按照建筑面積、套內面積來體現。就跟買核桃一樣,是買核桃仁還是買帶皮的核桃?這個方式不一樣。”

          張大偉認為,現在的問題是部分開發商在期房預銷售時,把樣板間的面積設置過大,讓購房者覺得自己將來買到的房子面積就是如此,這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因此,公攤部分一定要公開透明,在賣房的時候就讓消費者明晰。“很多城市有成文的、很成熟的經驗,規定開發商交付的房屋和樣板間必須設置為1:1,并保留開發商建設的樣板房到交房之后三個月以上。”

          北京師范大學的宋向清看來,解決公攤面積的問題,在規劃設計及報批階段,就應對公共服務為主的公攤占用做出合理的規劃指標限定,并對一些明顯超出常規的“高公攤”現象進行嚴管。“最終商品房相關的分攤規則還是要調整。取消公攤面積、采用公攤成本代替公攤面積,讓老百姓買多少方米,住的就是多少方米。但實際上,業主也公攤了公共空間的費用,只是說價格提升了。而這個價格提升是制度和規則改變而造成的,不是市場上的投資、投機行為引起的。”

          編輯:qysb005

          標簽: 取消公攤面積 內蒙古住建廳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