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收購存量房用于租賃市場 多地政府出臺政策盤活存量住房

          2022-09-14 10:07:19    來源:中國網地產    作者:

          近日,濟南一國企擬收購3000套存量商品房一事引發熱議。

          \

          9月7日,據《濟南時報》報道,濟南市國資委官網于9月5日發布《收購存量房源助力租賃市場——集團公開采購社會優質存量房作為租賃儲備房源》。從同時發布的3份招標公告來看,濟南城市發展集團所屬濟南城市發展集團資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將在全市收購3000套商品房,用于租賃儲備住房,項目資金來源為自籌資金。

          從公開信息看,濟南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12日批準成立,注冊資金50億元,為濟南市市屬一級國有獨資的功能性企業。

          不過,上述提及的《收購存量房源助力租賃市場——集團公開采購社會優質存量房作為租賃儲備房源》一文當前已不在濟南市國資委官網顯示。

          據“紅星新聞”9月9日報道,目前招標仍在繼續,將分批開標,以具體的通知為準。

          濟南國企收購存量房源用于租賃市場只是地方盤活存量房的一個縮影。除了收購存量房用于租賃住房,今年來,多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盤活存量住房,包括鼓勵房企收購滯銷房用作保障安置房、推出房票安置措施等。

          多地盤活存量房用于安置房、保障性租賃住房

          除了上述提及的濟南,浙江湖州也推出過類似的政策。今年8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關于持續促進我市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提到,鼓勵收購滯銷房。對困難房地產企業的滯銷房,鼓勵國有企業收購,作為保障安置用房等。

          9月10日,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發布的《關于支持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顯示,根據磁縣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需求,可購置存量商品房用作異地安置住房,或者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積極盤活存量市場房源。房地產去化周期偏長的項目可申請轉化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避免重復建設。

          30城探索實施“房票”政策

          另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至少30城探索實施“房票”政策,以期拉動市場需求加快推進房地產行業復蘇。

          這里所說的“房票”安置,通常是指在拆遷安置過程中,對現有住宅房屋征收貨幣補償方式的一種補充。房票是被征收人房屋安置補償權益貨幣量化后,征收人出具給被征收人購置房屋的結算憑證。也就是說,房票安置并非直接領取安置款,而是拿著房票買房,并抵扣房款。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至少包括河南鄭州、江蘇宜興、河南開封、江蘇南京、浙江溫州、江蘇張家港、浙江龍港、浙江海寧、浙江金華、湖北鄂州、浙江麗水、浙江寧波、浙江溫嶺、河南許昌、福建邵武、江蘇江陰、安徽界首、江蘇常熟、河南信陽、四川宜賓、安徽潛山、江蘇儀征、浙江瑞安、浙江衢州、貴州貴陽、湖北麻城、浙江永康、安徽蚌埠、河南駐馬店、江蘇泰州等30城探索實施相關“房票”安置政策。

          以江蘇泰州為例,9月10日,“泰州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顯示,江蘇省泰州市住建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持續推進市區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稱,為進一步激發市場潛在動能,采取試行房屋征收補償“房票”安置方式、優化土地供應節奏和出讓條件、規范房地產經紀行為、推進高品質住宅建設等舉措。

          河南駐馬店于8月30日發布《關于印發駐馬店市中心城區房屋征收補償房票安置工作實施意見(試行)》,《意見》指出,市中心城區范圍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項目和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項目區域內被征收群眾實行房票安置。被征收群眾可使用房票跨區購買納入“房源超市”的房源。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指出,多地政府通過收購、轉化保障房,發房票等舉動對于盤活市場和加速樓市去化具有一定積極意義,除此之外,還能促進其他市場層面的良性發展。首先,收購、轉化保障房既在一定程度上盤活存量房、緩解庫存壓力,又吻合了租賃住房市場多渠道供給和多渠道籌集房源的導向,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應工作起到很大程度的助力作用;另外,以房票的形式進行安置,可以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完成對拆遷戶群體的妥善安置,保證居民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對于提振市場信心、加速去化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編輯:qysb005

          標簽: 租賃市場 收購存量房 盤活存量住房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