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電商沖擊實體零售 進口超市扎堆關門

          2017-04-21 14:50:33    來源:    作者:

           

            生存難 多家進口超市歇業 打折促銷隨處可見

            “清倉大甩賣,一件不留”,是濟南綜合保稅區北門附近聚洋貨超市的一條巨幅清倉標語,而門前的電子屏上也打出了“一折起價”告示。“原先超市占了這棟樓的一到四層,現在只剩一層營業。”聚洋貨超市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底開業時顧客都是排隊購物。

            而在位于濟南泉城路時光海商業廣場的B.D.C進口商品直營中心,早在半年前就已停業。不遠處的紅尚坊山東豐采進口商品保稅中心,招牌還在,但早已成為某文化交流中心辦公場所。據知情人士表示,這家超市于2016年4月份開業,然而沒過幾個月就關門了,問題主要是入不敷出,無力繼續賠本賺吆喝。

            正在運營的進口商品超市日子也并不好過。在濟南綜保區的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超市內不少食品、生活用品生產日期顯示為2016年甚至更早。“平時客流量比較低,為了壓低成本,我們采取大批量進貨模式,因此還留有一些以前的貨品。”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經理趙女士表示。

            “不促銷就得砸在手里,進口商品退貨渠道與國內商品不一樣。”一位超市負責人說,進口商品都是一次性現金付款進貨,除非有特殊情況很難退貨,食品又是超市的支柱品類,品種少了還不行。

            探原因 難敵電商沖擊 無一手渠道成“硬傷”

            “給電商打得很慘”,百佳超級市場股東袁世豪表示,去年國慶和今年元旦兩個節日的零售營業額同期下降60%。在電商的劇烈沖擊下,與其他實體業態類似,進口超市的價格優勢并不明顯。

            “進口超市之所以大多舉步維艱,關鍵是沒有打通渠道關。”一位進口超市總經理表示,2015年開始,進口超市掀起了一陣開店潮,2012年開始的海淘熱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紛紛在沒有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盲目上馬,結果很快進入瓶頸期。作為深耕進口商品業務近十年的資深人士,這位經理認為,做進口超市首先要有過硬的渠道,如果是一手供應商是再好不過,假如只靠國內代理公司拿貨,肯定沒有多少利潤可賺。“我們直接參與海外采購,多數產品真正做到了全球直采,所以我們能拿到最低價,從而也就有價格優勢。”

            “做進口超市要擔很多額外風險,比如一個突發事件就容易激發消費者的抵制熱潮,很多商品就得下架。”一位超市負責人透露,前不久央視“3·15”晚會曝光日本核輻射地區食品流入國內一事后,他們只能全部下架日本食品,但由于難以退貨,只能積壓在倉庫中。

            新模式 一站式購物受青睞 社區店“火”起來

            傳統觀念中,社區店承擔著提供廉價商品和服務的功能,是滿足社區居民臨時需求的“救火隊員”。

            近年來,居民消費能力大幅提升,“一站式購物”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鄰里店備受消費者青睞。社區商業業態也日益完善,國內外優秀連鎖品牌紛紛進駐,為進口食品社區店的蓬勃生長提供優越環境,看似“高大上”的洋食品正在“放低姿態”,加速走進消費者生活。

            “進口食品是安身立命的招牌,但絕非禁錮發展的牢籠。社區店體量較小,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調整經營模式。”寧波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認為,進口食品社區店需要保持“高姿態”,確保商品品質,消除消費者疑慮。還要發揮“社區”特性,強化服務功能,一旦供需出現脫節,進口食品社區店就會迅速“失寵”,在新舊業態更替的浪潮中遭到淘汰。

            支個招 優化購物體驗是關鍵 大數據分析是保障

            面對電商沖擊以及渠道難題,進口超市如何破局求生?其實,實體零售企業有自己的優勢:店面可以營造出舒適的環境,用以提升消費者的體驗,能夠給消費者帶來購物以外的其他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進口商品的特殊性,消費者對產品認知度較低,實體店要想培養忠實客戶群首先要在體驗上下工夫,以培養對進口商品的好感和認知度。

            在經過初期的無序生長之后,進口超市要想真正立足市場,除了進貨渠道過硬以及為消費者提供更好購物體驗以外,還要提高企業的科技含量,比如最好建立專門的大數據分析團隊,及時找出消費者最關注的產品系列,不好賣的產品實行末位淘汰,確保店內產品的良性循環,避免過多積壓造成資金鏈困難。(蘇冉 李奇宏)

            編后

            進口超市曾是進口食品銷售的主要渠道。近年來,跨境電商的投資熱度不減,使進口超市的生存遇到瓶頸。面臨年輕人的在線消費習慣和海淘代購的低價優勢,進口商品超市如何同網上渠道爭奪消費者?在編者看來,由于電商購物存在“看圖購物”的弊端,一些顧客可能會因為價格因素選擇海淘商品,但是實體店的購買體驗是任何一家電商無法提供的,進口超市實體零售的優勢依然十分明顯。面對瓶頸,進口超市需要轉變銷售思路和觀念,打破傳統實體零售模式,利用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等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實現“多渠道+多業態”多元化發展,通過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來贏得追求生活品質的理性消費者。

          編輯:qysb005

          標簽: 電商 實體 超市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