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國內有添加劑 國外無引渲染大波 海天否認雙標背后:中國消費者對沉默說不

          2022-10-11 10:54:14    來源:快科技    作者:

          節后第一個交易日,陷入輿論風暴的海天味業開盤暴跌近8%,然后盤中一路震蕩,截止收盤大跌超過9%,市值蒸發350億元。

          此次海天味業輿論事件,起因最初很簡單,先是國慶節前有部分視頻自媒體自制節目,說海天醬油是“海克斯科技食品”(網絡用語,指食品添加了添加劑);又有其他自媒體跟進,稱海天味業旗下醬油產品有“雙重標準”,在國內銷售的產品含有添加劑,在海外銷售的產品則不含。

          \

          此種言論,其實并非事實。海天味業最近已多次緊急回應,稱所有產品合法,都“嚴格按《食品安全法》生產”,“所有產品中食品添加劑使用及其標識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法規要求”。還特別解釋,“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海天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產品,均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

          海天的聲明,也得到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公開背書。該行業協會組織明確表示:網絡媒體的有關播報,“我們認為與客觀事實存在較大出入,這種將國內外市場正常銷售的不同等級、不同口味的產品,進行簡單對比,有失片面”。

          但負面影響終究造成。究其原因,固然有部分自媒體有缺乏自律的一面,靠不嚴謹、甚至嘩眾取寵的信息或言論,博取眼球經濟,換來網絡流量。但對不負責任的網絡言論發布和傳播行為的追責,往往只能亡羊補牢,即使啟動事后追懲,但損失已經造成,對品牌的傷害尤其劇烈。

          此外,不利輿情的快速放大,也與海天味業應對失誤不無關系。

          當這些不了解醬油行業添加劑使用規則的年輕網民,有不解,也有所懷疑甚至批評時,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理想的回應方式,是在開放、理解和尊重基礎上,做友善的輕松回應。而不該是那種傲慢的、我有官方證明在手、居高臨下式的官樣答復。當網民的看法進一步民粹化,海天再開始做“非雙標化”的解釋時,已經來不及了,最佳時機已然失去,接下來去就只能疲于應付、被動挨打了。

          真實地說,如果海天味業有公關團隊,表現不及格。更大的可能,是沒有。這也是多數中國傳統制造企業的通常認知,只要把產品做好就夠了。客觀來看,這也顯示了海天味業管理層的認知短板,他們對開放的競爭市場環境下,企業、監管方、公眾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共生狀況,研究了解不夠。

          消費者已不再是被動接受、只負責掏錢的“沉默的大多數”。隨著大眾媒體特別是新媒體媒體的崛起,市場環境早已發生巨變。今天的市值暴跌,是海天味業管理層為認知不足、應對傲慢所必交的學費。

          不過這次事件未必就完全是壞事。海天公司短期會承壓,但畢竟產品沒真正的質量問題,風雨過后,信心和股價應能漸漸恢復。更進一步說,如果海天味業能暨此事件為契機,變壓力為動力,也許會是一次擁抱公眾、開放更新企業文化的好機會。

          這一方面,已有十多年前的騰訊巨變為榜樣。當時360周鴻祎批評騰訊公司封閉,新聞發布會上騰訊發言人失言流淚,馬化騰痛定思痛,將騰訊變成開放平臺,向各方合作伙伴敞開,從而贏得新生。

          具體的建議,是海天味業公司可以正好借機引入ESG的治理理念。

          ESG,即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過去,企業經營更多強調收入、利潤等財務性指標。隨著時代變遷,新的ESG理念,則更強調進行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的非財務性企業評價,以推動企業從單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到追求社會價值最大化。

          這當然是一個路漫漫其修遠兮的長期目標。企業經營戰略的調整,會有一個對自己動刀的痛苦轉變過程,投入及效果也需要一步步評估。但相信引入ESG治理理念后,公司治理應該變得更開放、包容和有前瞻性,類似的錯誤將很難再犯。

          編輯:qysb005

          標簽: 海天否認雙標 中國消費者 國內有添加劑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