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世界快看點丨《典籍里的中國2》奉上春節“文化大餐” 正月初三開啟“中國式浪漫”

          2023-01-24 13:37:32    來源:大京網    作者:

          農歷兔年正月初三(1月24日)晚八點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央視綜合頻道、央視創造傳媒和中國國家話劇院聯合打造,中國國家圖書館參與的大型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將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第四期,講述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的傳承故事。

          《詩經》共三百零五篇,又稱“詩三百”,其創作時間大約從西周早期到春秋后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本期節目中,觀眾將跟隨“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穿梭時空,對話漢代大儒毛亨、毛萇,體會中國人自古以來求真、向善、達美的共同心聲。

          隨采詩官“觀民風,知得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詩經》里的句子“有畫面了”

          從描繪愛情婚姻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記錄農事生活的“八月剝棗,十月獲稻”,再到記敘歡聚宴飲的“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作為禮樂文明的精神之花,貫穿了古代先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兩千五百多年來中國文學的源頭活水,為后世留下豐厚滋養。

          本期節目以這些經典名篇拉開序幕,屆時,觀眾將跟隨采詩官“觀民風,知得失”,感悟《詩經》穿越時空的恒久魅力。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早在上古時期,先民就用詩表達情感,記載著他們對社會生活的歌唱。相傳,自周公制禮作樂起,經采詩獻詩和數次收集整理,《詩》被記錄和傳承了下來。春秋時期,孔子從上古流傳的三千余篇詩中,整理出三百零五篇作品傳于弟子,其中,《風》一百六十篇,《雅》一百零五篇,《頌》四十篇。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鄭任釗介紹,孔子非常重視《詩經》培育道德、淳風化俗的功能,“他以‘思無邪’概括《詩經》的主旨,以‘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來說明人格修養的進階歷程,孔子還說‘不學《詩》,無以言’,《詩》的素養成為一種社會要求,不僅要有溫柔敦厚的修養,還要有賦詩言志的能力。”

          以全新視角打開《詩經》

          汲取跨越千年的精神力量

          對于今天的中國人來說,《詩經》這個名字從小耳熟能詳,但你知道我們現在讀的《詩經》,其實是由漢代大儒毛亨、毛萇所傳的《毛詩》嗎?本期節目中,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詩經學會常務理事馬銀琴解釋道:“相傳毛亨為《詩》作《故訓傳》,并把《詩》傳授給趙國人毛萇,毛萇被河間獻王立為‘博士’,他傳的《詩》也因此被叫做《毛詩》。”

          為了呈現毛亨、毛萇對《詩經》的保護和傳承,戲劇舞臺以師承毛亨的毛萇為主視角人物,讓“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帶領著毛萇回到過去,再次見到已逝的夫子毛亨。他們將一同回顧毛亨少年時以《詩》明德,青年時以《詩》傳情,出征時以《詩》鼓勁等人生故事,以及其晚年收毛萇為徒,護《詩》、注《詩》、傳《詩》的人生經歷,把《詩經》的精神世界與毛亨的情感世界相融合。

          毛亨的老年和青中年階段分別由張晨光、曹磊扮演,毛萇則由吳樾扮演。在演員張晨光看來,毛亨對詩學傳承孜孜不倦,對感情矢志不渝,對毛萇視如己出,是一位至情至性之人,他表示:“希望能夠將這樣一個歷經磨難,卻不改傳《詩》初心的智者形象好好表現出來”。如何詮釋“詩學大家”毛萇的穩重,細致演繹毛萇對毛亨亦師亦父的情感,則是吳樾眼中的一大挑戰。

          詩歌不僅可以述文明之悠遠,傳文化之美善,更可以立青年之志向,養民族之精神。通過節目戲劇演繹,觀眾將看到華夏先民真摯的情感,引發情感的同頻共振。如同馬銀琴所說:“《詩經》既是禮樂之文,是德義之府,也是心靈之歌。”

          正月初三(1月24日)晚八點檔,讓我們隨CCTV-1《典籍里的中國》邁入詩的世界,從《詩經》中汲取跨越千年也依然鮮活的精神力量。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編輯:qysb005

          標簽: 正月初三 綜合頻道 社會生活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