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觀速訊丨最新研究揭示家蠶綠繭形成機制

          2023-02-06 11:09:3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資料圖】

          科技日報重慶2月5日電 (記者雍黎)彩色蠶繭中天然綠色繭最為難得。記者5日從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代方銀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揭示了家蠶綠繭形成及繭色演化的遺傳機理。這是首次在蠶體中鑒定到參與黃酮吸收的膜轉運蛋白基因(簇),也是關于生物著色遺傳機理的一項新發現。研究論文于近日在國際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在線發表。

          據了解,家蠶繭色可分為3大類:不含或含有微量色素的白繭;由類胡蘿卜素沉積形成的黃紅繭,如金黃繭、肉色繭、粉紅繭、銹色繭等;由黃酮類化合物沉積形成的綠繭。天然彩色繭絲不僅因天然色彩受青睞,還具有更強的抗菌、抗氧化、防紫外線等眾多優越性能,具有重要的開發利用價值。

          “綠色繭比其他顏色的蠶繭更難得,研究和開發價值更高。”代方銀表示,綠色繭色素不僅在絲膠中積累,也在絲素中積累,在脫膠后蠶絲仍能呈現天然綠色,解析綠繭形成的機理對于選育和創制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新型蠶品種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先前的研究已基本揭示黃紅繭系形成的分子基礎,不過綠繭的遺傳基礎尚未被完全揭示,特別是關于表型更為鮮艷的“獨立遺傳綠繭”的分子基礎還未得到解析。該研究經過一系列實驗揭示了一簇串聯排列的糖轉運蛋白編碼基因(Str),通過“劑量共享”協同參與家蠶體內黃酮類化合物的吸收而決定綠繭形成,并基于泛基因組系統分析了繭色多樣化的形成機制,提出了從野桑蠶到家蠶的繭色演化模式。

          代方銀表示,黃酮類化合物對人體健康狀態的維持不可或缺,且對多種疾病有治療作用,關于家蠶綠繭形成機理的研究結果,對于黃酮類化合物在動物及人體內的吸收利用研究也具有參考價值。

          審稿專家評價,該研究可以用于教科書,以展示在運用現代遺傳學和基因組工具情況下揭示人工選擇對表型性狀演化的重要作用。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編輯:qysb005

          標簽: 黃酮類化合物 重要作用 轉運蛋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