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信息:春天里,鄂爾多斯的第一場賽馬
//
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一是馬文化傳承日,牧區不少地方都在這天舉行各種形式的活動,傳承馬文化。這幾天,伊金霍洛旗蘇布爾嘎鎮舉辦了第九屆馬文化節,吸引了周邊十里八鄉的農牧民前來參與其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牧民馬隊的入場,蘇布爾嘎鎮第九屆馬文化節開始了。除了精彩的演出,來自伊金霍洛旗蒙古族學校的學生們,還近距離感受了傳統圈馬、套馬、馴馬和烙印章等馬文化。最吸引人的,就是馬文化節的重頭戲賽馬。賽馬分走馬和速度馬兩部分,吸引了周邊旗區的180匹良駒參與其中。
伊金霍洛旗蘇布爾鎮蘇布爾嘎查牧民 呼日查畢力格:跑馬、走馬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是跑,一個是走,走馬的約束很多,不能踱步,不能跑,而跑馬跑得快就行。
懂行的牧民告訴記者,走馬和速度馬的區別就在于馬運動時的步伐不同。走馬是同側馬腿交替前行,大家熟知的馬踏飛燕的造型,就是展現走馬的形態,而速度馬是對角馬腿交替前行。走馬的評判標準是馬走得穩不穩,而速度馬則是用速度來評判。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走馬的應用更加多一些,并且要經過主人的長期訓練才能讓馬走得健步如飛,所以走馬比賽反而更加吸引農牧民的參與。
伊金霍洛旗蘇布爾嘎鎮第四代馬文化傳承人 那仁達來:
從我爺爺的爺爺開始傳承,我是第四代傳承人,蒙古馬精神、馬文化要一代代傳承下去,不能丟失。
借助多屆馬文化節的舉辦,蘇布爾嘎鎮目前已經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蒙古馬養殖產業,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伊金霍洛旗蘇布爾嘎鎮黨委宣傳委員 王悅:
僅馬文化一項,在旅游旺季我們嘎查的集體經濟收入和協會的集體經濟收入就可達100多萬元,牧民靠馬文化人均收入可以增長2萬元以上。另外,馬匹交易,金額還能達到50多萬元。
來源:鄂爾多斯融媒微信
鄂爾多斯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偉、白伊林
編輯:楊陽、王淑琪
校對:李榮
校審:王曾
終審:郭紫欣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