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全球實時:要想催生,先讓打工人下班

          2023-03-06 10:49:48    來源:新周刊    作者:


          (資料圖片)

          加班讓年輕人“沒時間生娃”“怕失業不敢生娃”。/《二十不惑2》

          “8個小時上班、8個小時睡眠,再減去日常通勤、吃飯和必要的家務時間,人們屬于自己的時間本就不多。如果每天上班12個小時甚至更久,一定會降低生育率。如果超長加班問題不解決,那么別的措施就更無從談起。”

          這段時間最熱的話題,無外乎打工和生娃。

          一邊是取消調休、強制實施帶薪年假,另一邊是給孩子免學費、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等等,兩件事看起來好像不太沾邊。

          不過,全國政協委員蔣勝男的提案,直接把加班和生育率聯系在了一起。

          蔣勝男建議加強8小時工作制執行情況的監督,“不解決因超時工作帶來的‘沒時間生娃’‘怕失業不敢生娃’的根本原因,提升生育率的其他辦法都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一句話,就讓網友們紛紛點贊轉發。有的人夸起委員建議提得好,有的人則大倒苦水,進一步吐槽起加班的痛。

          “加班到晚上八點,第二天被老板說下班太早,工作不飽和。”

          “大廠加班多年,我的健康出了問題。可是不加班,又怕工作保不住。”

          “從睜眼一直工作到睡覺,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更別提脫單和生娃了。”

          《賣房子的女人》

          近幾年以來,超長加班的現象一直飽受詬病,時不時就被拎出來討論,加班的危害也是老生常談了。

          而提到生育率,大家往往圍繞著發錢、放假兩件事。但用金錢換取時間、只在生育期為打工人的休息日開綠燈,就足以解決問題嗎?

          加班問題,一個突破口

          在今年成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之前,蔣勝男做了五年的全國人大代表。

          從那時起,就有許多人通過她的議案,認識了這名來自溫州大學的研究員和作家。

          “建議民法典草案刪除離婚冷靜期”“建議延長男性陪產假”“建議拐賣婦女兒童買賣同罪”“建議公務員考試取消35歲限制”……這些議案關乎每個普通人的權益,因此有人稱贊這位代表的“接地氣”十分難能可貴。

          蔣勝男,代表作《羋月傳》《燕云臺》《天圣令》等。

          蔣勝男在接受新周刊采訪時表示,她其實并沒有刻意思考哪些議題能讓人們共鳴,僅僅是順著此前發現的問題深入鉆研,就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我觀察到企業招聘普遍有一個‘35歲’門檻,很多人可能35歲就失業了。”有過去參政議政的經驗,她會尋找一個切口最小、撬動的力量最大的議題。

          “比如從公務員取消35歲限制入手。去年提過后,我看到今年有一些地方放寬了公務員報考的年齡限制,雖然有附加條件,但至少松動了,那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全國兩會每年都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海量建議,但究竟哪些建議能得到更多重視、更快地實施,還要看可行性。

          “其實以前也有類似的建議,但為什么沒能落實?我就去挖掘背后的原因。人們為什么35歲失業?因為年紀大一點就加不動班了。”

          “長大后,才理解了章魚哥。”/《海綿寶寶》

          蔣勝男做了一個簡單的計算題——

          “996”看似符合勞動法關于加班“每日不超過3小時”的規定,但實際上每周工作合計72小時,比法定的44小時超出60%,相當于兩個人可以干三個人的活兒。

          更不用說在一些加班更嚴重的企業,幾乎是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兒。“這樣必然對失業率造成影響。”

          她也看到了加班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身邊有朋友告訴她,自己以前加班只是覺得累,但“陽”過之后,加班甚至會有喘不過氣的感覺。

          勞動者的健康權和休息權迫切地需要得到保護。“人不是機器,不可能睜眼就工作,工作結束了倒頭就睡。”

          看似輕松的調侃,背后是加班對健康的危害。

          與此同時,這份提案還延續了對女性權益的關注。蔣勝男認為,想提高生育率,就需要切實地為女性著想。

          “很多人一看到生育率下降,就催女性生孩子。但社會有沒有考慮到生育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有沒有為女性創造能安心生育的條件?”

          從延長男性陪產假到落實8小時工作制,她希望自己的發聲能帶來一點改變。

          蔣勝男談男性陪產假。/《怎么辦!脫口秀專場》

          “這幾年我們一直在講生育率降低的問題。生育率低肯定不止有一個原因,但超長加班問題不解決,那么別的措施更無從談起。”

          她認為:“勞動者沒有時間談戀愛、結婚、照顧孩子,女性更要面臨職場和生育的兩難選擇,如果生孩子代表著職場邊緣化甚至是失業,她們自然會優先考慮生存。”

          職場和生育,不該是兩難選擇

          其實每當提起生育率,總有網友說工作太忙,沒時間結婚生娃。今年,借由“落實8小時工作制”提案,這樣的聲音終于被聽見。

          “8個小時上班、8個小時睡眠,再減去日常通勤、吃飯和必要的家務時間,人們屬于自己的時間本就不多。如果每天上班12個小時甚至更久,一定會降低生育率。”蔣勝男說。

          況且,生育往往意味著女性要付出更多。且不提產假、育兒假,僅僅是孕期固定的產檢等項目,都會讓女性被迫減少工作時長,導致她們在職場上處于劣勢。

          職場性別歧視,屢見不鮮。/微博截圖

          社交媒體上,我們常常能看到那些指向孕產職工的抱怨。她們有理由不加班,但工作量可能會被轉移到其他同事身上。與此同時,她們自己也會因為工作產出降低,而失去晉升機會甚至是就業機會。

          因此,不少選擇了生育的女性,懷孕期間仍然拼命加班,甚至有人工作到臨產的最后一刻。剛生產完就回復工作消息、月子里在家加班、回歸職場后讓孩子成為“互聯網留守兒童”,是不少互聯網大廠媽媽的真實寫照。

          蔣勝男談就業中的性別歧視。/《怎么辦!脫口秀專場》

          有學者指出,社會只認可家庭之外的有償工作的價值,作為勞動個體的女性,必須通過職場證明自己的價值,這種“工作優先”的觀念與傳統對女性“家庭優先”的要求顯然是沖突的。

          即便認可了“工作優先”,職場對有生育可能的女性也是殘酷的。一位在互聯網大廠工作的95后女孩告訴新周刊:“我們這兒能當領導的女性,都沒有孩子。但男領導都有孩子。”

          北京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超時工作沒有顯著影響男性的生育意愿,但卻會影響未生育女性的生育意愿。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生育對女性職場發展的影響更大,且照顧孩子的主要責任仍在女性。

          耳聞目睹職場生育的艱辛后,年輕女性自然會對此慎之又慎。而這,只不過是為了保住工作,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罷了。

          上野千鶴子指出,“每個人在自己的時間內能做的都很有限”。對女性來說,工作與生育往往無法兼顧。

          但這是理所應當的嗎?

          當我們討論加班現象時,也是時候該反思“工作主義”的影響了。

          工作主義,即認為工作比家庭更重要,人的價值在于工作。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們將工作視為個人身份的核心,《大西洋月刊》把這種“信仰”稱為“工作主義”。

          在現代工業社會,工作不僅僅是勞動者的收入來源,也是其社會地位和個人價值的體現。既然工作意義重大,那么加班也就成了可以接受的事情。

          《傲骨之戰》

          但當所有人都認可了工作比家庭更重要,生育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2022年11月,美國家庭研究所和社會趨勢研究所的一份聯合研究報告發現,在世界范圍內,工作主義價值觀都是導致低生育率的重要因素。無論男女,重視工作多于家庭的人生育意愿更低。這種工作主義價值觀,正在削弱各國鼓勵生育政策的效果。

          然而,純粹的“工作主義”或許低估了家庭生活的美好和生育的價值。一方面,工作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生育盡管不直接創造價值,卻是“勞動力的再生產”。

          《我,到點下班》

          工作再重要,病態的長期加班也不該成為普遍現象。“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不應是一個獨屬于女性的問題,它甚至可以不成為問題。

          對于千千萬萬的勞動者而言,工作和生活原本同樣重要。職場和生育,不該成為普通人的兩難選擇。

          我在互聯網大廠生娃,孩子變成「留守兒童」. 豹變. 2022-01-23

          張春泥,潘修明.工作時長與青年的性生活、親密關系和生育意愿[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23(1):50-61

          聶焱.工業化時間與職場母親的生育體驗:基于自我民族志的考察[J].青年發展論壇,2022,32(5):13-22

          作者 | 阿 瑞

          編輯 | 晏 非

          校對 | 向 陽

          排版 | 韓博菲

          編輯:qysb005

          標簽: 工作主義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