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借道”百億可轉債 中國華融入股光大銀行

          2023-03-15 04:38:24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

          光大轉債臨近摘牌前,中國華融連續斥巨資購入,目的果然指向轉股。

          本周一是光大轉債最后一個交易日。當天,中國華融在港交所發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作出決議,同意將截至2023年3月13日持有的光大轉債申請實施轉股,將按程序報監管部門核準審批。

          同日,光大銀行公告顯示,董事會同意該行向銀保監會申請核準中國華融作為主要股東的資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溢價入股光大銀行

          光大轉債停牌數日前,光大銀行連續收到中國華融增持該行可轉債的通知。公告顯示,3月8日,中國華融持有光大轉債7881.88萬張,占光大轉債發行總量的26.27%。3月9日,中國華融增持光大轉債4286.81萬張,占光大轉債發行總量的14.29%。至此,中國華融累計持有光大轉債1.22億張,占光大轉債發行總量的40.56%。

          在中國華融持續增持光大轉債的幾個交易日,其價格始終維持在104.9元附近,若按光大轉債最后交易日104.91元/張的收盤價計算,中國華融所持有光大轉債金額超過127.66億元。截至3月13日收盤,光大轉債的轉股溢價率為14.85%,此時買入再轉股意味著虧損近15%,增持光大轉債幾乎沒有套利空間。

          最終,中國華融一紙公告指向該動作的目的:中國華融將規模占比高達40.56%的光大轉債實施轉股。根據轉股溢價率計算,此舉相當于中國華融以3.35元/股的價格買入該行約6.21%股份。轉股完成后,中國華融將進入光大銀行前十大股東行列。

          中國華融為何如此高溢價入股光大銀行?廣發證券倪軍團隊分析稱,對中國華融來說,相同的股份,從二級市場直接購買會引起價格波動,每股實際成本可能會超過3.35元,溢價轉股反而相對劃算。另一方面,作為戰略投資者,此舉也表明中國華融或對光大銀行未來發展持有較大信心。數據顯示,近幾年光大銀行每年分紅比例最低25%,最高30%,未來成長性和高分紅也將彌補這部分溢價損失。

          降低償付能力

          就在今年2月末,市場分析人士仍對光大銀行如此大規模的待轉股余額持著不樂觀的態度。

          根據募集說明書,光大轉債的持有人在轉股期內,都可以按照每股3.35的價格轉股。但截至3月10日,光大轉債的投資者選擇轉股的比例只有19.34%。這也意味著光大轉債投資者手中仍有241億元的規模未選擇轉股。

          事實上,對比當前光大銀行股價,投資者若直接轉股,將面臨浮虧,因此投資者轉股積極性并不高。在此前提下,如果大部分投資者選擇到期贖回,光大銀行將面臨近253億元的債券本息需要兌付,償付壓力對于該行來說可謂不小。

          按照光大銀行2017年發行可轉債的計劃,該行希望通過可轉債對其核心一級資本進行補充,募集的資金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則需要通過轉債的成功轉股后才得以順利完成。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末,光大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69%,作為一家大型股份制銀行,光大銀行補充資本的需求較為迫切。

          此時,中國華融連續增持光大轉債并宣布轉股,對光大銀行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廣發證券研報表示,光大轉債或實現銀行轉股新模式,對光大銀行來說,如果轉債最終實現大面積轉股,不僅直接降低到期償付壓力,還在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同時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對未來業務發展形成有力支撐。

          4家銀行擬發710億可轉債

          近年來,發行可轉債已成為眾多上市銀行補充資本的重要選擇之一。2017年至今,銀行轉債余額大幅上升,由2017年末的400億元升至2022年末的2920.56億元,5年時間,銀行轉債余額增長了630%。

          2022年,共有齊魯轉債、常銀轉債、重銀轉債、成銀轉債4只銀行轉債發行,盡管轉債數量較2021年沒有明顯變化,但發行規模僅為350億元,同比下降68.18%。

          中泰證券研報分析稱,2022年受有效信貸需求下降、LPR多次下調等因素的影響,銀行貸款收益率呈下降趨勢。銀行負債端競爭較激烈,存款利率下調幅度不及資產端收益率下降幅度,留存收益補充核心資本能力下降。銀行發行可轉債較為靈活,融資成本較低,是目前上市銀行重要融資方式。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受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增大及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后續可轉債待發行上市或將同比增加。

          截至3月14日,已有民生銀行、長沙銀行、廈門銀行和瑞豐銀行共4家銀行披露了擬發行可轉債合計不超過710億元的計劃。其中,民生銀行擬發行不超過500億元,長沙銀行擬發行不超過110億元,廈門銀行和瑞豐銀行擬發行均為不超過50億元。以上4家銀行發行申請已于3月初獲得上交所受理。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