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跨村去種地 互補促雙贏——山東壽光市屯田西村發展見聞

          2023-03-29 15:54:17    來源:新華社    作者:


          (資料圖)

          一大早,山東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西村村民葛懷堂就匆匆下樓,和老伴驅車50多里路,來到化龍鎮一片蔬菜種植園,一頭扎進自家的大棚開始了一天的勞作。跟他家一樣,屯田西村還有37戶群眾也在化龍鎮種菜。

          屯田西村是個城中村,2015年經過社區化改造,村民全住進了樓房。大部分村民也陸續轉行進入二三產業,有的做買賣,有的跑運輸,有的在社區物業或附近園區打工,實現了非農化就業。

          圖為社區化改造后的屯田西村。新華社記者 陳國峰 攝

          但屯田西村歷史上種菜風氣很濃厚。葛懷堂說:“我有土地情結,已經種了這么多年棚,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和經驗,不想荒廢了。”在屯田西村,有這種想法的不只他一個,一部分村民跑到周邊村承包土地建大棚。

          “村民獨自外出租地建棚存在合同風險,水電配套也不齊全。”屯田西村黨支部書記葛茂學說,村里決定為村民統一尋找土地。當時,地處壽光西部的化龍鎮還有不少成方連片的存量土地,適宜建大棚。于是,雙方簽訂協議,屯田西村承包化龍鎮400畝土地,并投資20多萬元完善水電井路等基礎設施,建起了一個蔬菜種植園。通過自愿報名,38戶村民入園投資建設了40個高標準大棚。

          “雖然離家遠,但種棚輕車熟路,直接就能上手,走點遠路、多流點汗也無所謂。”2016年3月,葛懷堂投入30多萬元,建設了一處占地10畝的大棚,當年8月栽下第一茬絲瓜,不到兩年就收回了投資。去年,他改種小黃瓜,多的時候一年收三茬,收入可達50萬元,化龍鎮就有交易市場,銷路不用愁。

          就這樣,屯田西村38戶村民重操舊業,在這個種植園實現了致富夢,而且新建大棚比此前村里的老式拱棚更先進,配備自動化設備,干活更省勁。

          圖為屯田西村建設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華社記者 陳國峰 攝

          “村民白天開車到棚里干活,晚上回樓上休息,可謂‘白天當農民、晚上當市民’。”葛茂學說,他們不必操心村里和家里的事,村里建設了黨群服務中心、老人活動中心、青少年培訓中心、警務助理調解中心等6個服務中心,老人和孩子都有人管,他們只管安心種棚。

          葛茂學說,在這些種植戶帶動下,化龍鎮部分農民也開始轉變種植觀念,學習種植大棚,收入明顯增長,屯田西村和化龍鎮走出了一條互補發展、互利共贏的新路。(新華社記者 陳國峰)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