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環球熱門:一對河南籍百歲老人先后去世,生前曾多次感動西安

          2023-04-04 12:05:13    來源:正觀新聞    作者:

          暖心!57歲兒子用滑竿抬著97歲母親上峨眉山 央視新聞2019年報道


          【資料圖】

          她前一天才從三亞旅行回家。次日,便從睡夢中離開人世。她名叫丁美君,享年101歲,沒有病痛的折磨,走得安詳。她是丈夫徐益卿的幕后英雄。她的人生謝幕了,但這兩位百歲老人的故事會流傳下去。

          3月31日下午,西安市民徐勇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訃告:“慈母丁美君大人,出生于1922年10月14日(農歷九月初六)。于2023年3月30日(農歷閏二月初九)下午7時家中無疾而終,享年101歲……母親突然仙逝悲痛萬分,不能一一告知親朋好友,望大家見諒。徐勇叩首!”

          正觀新聞記者聯系到了徐勇,徐勇說,3月30日,他和母親才從三亞旅游回家,母親很開心,睡了一覺后便再沒醒來,走得很安詳,“她這是去陪我爸去了。”徐勇說,特別感謝媒體的關注。而在此前,無論是丁美君,還是其夫徐益卿,都曾被媒體廣泛關注過。

          丁美君、徐益卿夫妻二人的合影

          百歲夫妻長壽秘訣:平日多行善,不在乎個人得失

          這是一個注重孝道傳承的家庭,住在西安市高新區。2019年5月,新聞媒體報道《57歲孝子抬滑竿送97歲母親上峨眉》,講述了57歲的徐勇舉著一根滑桿送97歲的母親丁美君到峨眉山金頂,為老母親實現了她當年夢想的故事。

          當時,封面新聞聯合阿里巴巴的每日正能量,決定授予徐勇5000元正能量獎金!

          徐勇得知自己獲得了這個獎項,感到驚訝:“實際上,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小且是我應該做的事情,重要是幫我母親實現了她的夢想。獎金多少都沒關系,它是對孝順和積極能量的認可?!?/p>

          徐勇的母親叫丁美君,1922年出生于河南省臨潁縣。1950年畢業于上海女子補習學校?!袄先思覝匚臓栄?,一輩子都有著中華傳統的賢良淑德的美德?!毙煊抡f,徐家有一句家訓:“行善必興旺”,這也是一個世代相傳的家族傳統?!案改缚梢陨眢w康健,沒有什么秘訣,主要是平日多行善,做好事,遇到風雨,心平氣和,不在乎個人得失?!?/p>

          丁美君老人的畢業證

          徐勇的妻子說,每次他們出去玩,都會拍視頻和照片,這不僅是父母和孩子的寶貴時光,也是家庭孝道的傳統。

          母親的手經常冰涼,當徐勇有空的時候,就會把手搓熱,然后用溫熱的手掌握住母親的手。“牽著媽媽的手,幸福在心里,那手雖然粗糙,但卻是最溫柔的?!?/p>

          封面新聞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獎勵徐勇的正能量獎金頒獎詞:在人從眾的景區,到處是追夢的“打卡”者。他卻和家人一起,奔波千里,為母親踏上圓夢之旅。

          年近花甲,海拔三千米,他扛起滑竿穩穩前行。在孝子堅定的步伐里,在老人的歡顏里,我們看見了“愛”,也看見了“敬”。

          孝,知易行難。他用肩膀扛起的,是年近百歲的母親關于遠方的夢想,也扛起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美好家風。

          我們常說,愛是向下的。兩公里崎嶇山路,曾見證了無數父母帶子女看世界的腳步,這一次,卻見證了人間最美的孝心。

          丁美君的丈夫徐益卿在2011年去世,享年103歲。這位祖籍河南省臨穎縣,103歲還能上網玩的“微博潮爺”生前善舉不斷,其勵志行為被諸多年輕人追捧,這離不開妻子丁美君的支持。

          102歲仍創業,103歲還學開微博,活到老學到老

          據了解,徐益卿老人出生于1908年10月。幼年時曾進私塾讀書識字,12歲時,父親去世后因家境貧寒,曾在雜貨店當過學徒、干過小工。

          2011年10月中旬,時年103歲的徐益卿老人為了與身處省外國外的孫子孫女們溝通,學起上網,更是開通了微博,與年輕人一樣,在網上曬吃飯、秀字畫、炫禮物,不管生活中的什么事,他都要在微博上曬一曬,秀一秀,還會用網絡語言,十足一個微博控。兒孫們感慨爺爺真時髦。而徐老樂觀、豁達的性格,更是感染了很多網友,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微博潮爺”。時任陜西省副省長姚引良曾經到家看望徐益卿。

          徐益卿老人103歲的生日,是在城北一家老年公寓過的,他和公寓里的老年人聽歌、聊天、吃蛋糕……而這個慶生點子,就是徐老通過微博向網友們征來的。

          從1999年開始,徐益卿在陜西省老年大學主修《山水研究》,一練就是八年。國畫創作恰似練氣功,使他情致舒暢,強身健體。同時,他在離家不遠的西北大學禮堂學習氣功《捧氣灌頂》《八段錦》。 20多年來,徐益卿一直堅持的習慣就是練氣功,而其中最擅長的是“捧氣灌頂”。

          徐益卿老而不糊涂,他在90歲高齡修完了老年大學的所有課程,100歲時獲得了老年大學畢業證,生前仍堅持每天拿著放大鏡讀報關心時事。規律的生活作息,重視與親朋好友的情感交流……這些都是他身體健康的原因。在100歲生日當天,徐益卿老人請100位農民工吃飯,這一善舉也引來了眾多媒體報道。

          徐益卿老人活到老學到老

          從2008年開始,時年100歲的徐老開啟了人生中的第四次創業,被多家媒體相繼報道。徐老的晚年生活讓很多人羨慕,但他并沒安于現狀,而是走到農村,辦起了農家樂。在誰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徐老讓從事股票行業的兒子徐勇去實地考察,最終在距西安市區20多公里的長安區江南村,承包了一個農莊。這個農莊占地21畝,里面有個魚塘設施很破舊,之前的兩任承包商都賠了錢。了解情況后,徐勇很失望,他把這事告訴了父親徐益卿,沒想到老人一聽卻來了勁頭,讓兒子帶他到農莊看了看,立即拍板決定,他要拿出積蓄承包下來,這讓兒子很吃驚。徐勇坦言:“對這個行業不懂,也沒涉足過,他就有幾十萬元,全拿出來了?!?/p>

          徐勇說,當時父親閑不住總想找點事干,有人轉讓農莊剛好遂了他的心愿。最終,他拿出25萬元承包農莊,這個消息震動了整個江南村。

          該村黨支部書記很是驚訝,“哪有100多歲來這兒包農莊的?”

          村民:“年輕人都不敢下手的事情,你想這么大年紀個老人,你干這個事情能行嗎?”

          徐老卻認為,各人有各人的興趣。他總不服老,覺得自己能吃能喝能干活,任誰勸都不改主意,家里人扭不過只能依了他,但是誰也沒有指望他真能賺錢。徐勇說,老人的精神感動了他,他們舍不得真的讓老人經營這個農家樂,于是重擔全部壓在他身上。

          此前,徐益卿經歷過三次創業,他少年時就開始經商,歷經百年風雨。

          3次創業經歷屢創商業佳績

          1908年10月,徐益卿出生在河南省臨潁縣,幼年時被爺爺送到私塾里讀書識字。徐益卿的爺爺是個經商奇才。爺爺賣饃時故意將九兩算半斤,徐益卿當時好奇地問爺爺:“爺爺,半斤是八兩,你用九兩算半斤不是吃虧嗎?,別的商戶為了多賺錢還故意在稱上做手腳,用七兩或七兩半算一斤呢!”爺爺告訴徐益卿:“吃虧人常在,吃點虧好!那些14兩、15兩、16兩一斤的都沒有我賺錢,因為我賣得多!”

          1920年徐益卿12歲時喪父,自那以后徐益卿就被送到到雜貨店里當學徒、干小工。徐益卿并不滿足于只當個小伙計,他一心想要自己創業。他住的那條街上有個姓劉的富商,生意做得很大,外人都傳說他家里有個活財神,這讓徐益卿非常好奇。徐益卿就跑去問:“我問他,人家都說你有活財神,咋請的活財神?對方說要多做好事多吃虧,生意就能有好的回報,徐益卿一直牢記在心。

          后來,徐益卿考試通過了馮玉祥的兵工廠的招工,在兵工廠學會了機械制造和機械維修的手藝技術。兵工廠關門后,徐益卿辦了個自行車修理鋪,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創業。他遵從爺爺的經商之道“吃虧常在,以誠待人”,后來他又辦了米廠,在河南省扶溝縣創辦了大清卷煙廠,生產大炮臺牌香煙,因其“不摻假,分量足;價格合理,質量保障”的經營原則,促使企業蒸蒸日上。然而,好景不長,1938年6月9日,黃河大堤被炸開,黃河南岸的河南省一片黃色汪洋,人禍終止了徐益卿的第一次創業。

          1945年,徐益卿在上海第二次創業,他帶領家人前往上海富裕路234號三樓,與朋友合伙開辦“信通商行”,主要經營煙葉,很快就擁有了50間商鋪,擔任了上海河南商會的副會長。1953年,徐老一家人前往西安,居住在解放路,現在的民生大樓旁邊。二人開了間夫妻飯館,經營“葫蘆頭”。

          1978年,70歲的徐益卿與一家瀕臨倒閉的豆腐店老板一番游說,兩人合伙做豆腐制品,終打動店老板借其200塊作為投資資本,賺了就分錢,如虧了則扣徐益卿的工錢,徐益卿立刻動身去了外地找了一家豆腐制品店,將200元用于購買了豆制品并立即趕回提高價格售出,結果搶售一空。于是反復進行,一個月就賺了萬把元錢,最終脫離了倒閉的局面,而徐益卿因此賺夠資本。1980年,72歲的徐益卿第三次創業,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工廠。1991年干到83歲時,他關掉廠子隱退。

          雖然徐益卿曾經是經營煙草生意的,但是一生不動煙酒,生活也非常勤儉節約,吃飯從來不挑食、不剩飯。

          對此,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記者報道了百歲的徐老致富與長壽的秘笈。他樂善好施,生前對于媒體上報道的一些經濟上需要幫助的受困者,常常施以援助之手。

          徐益卿的致富法寶: “明去暗來,好善必昌,這是我經常的口號,和武器一樣,是我的武器,我的法寶,我的經商秘訣?!?/p>

          徐益卿也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感謝他的妻子丁美君,“無論我做什么事情,都會跟她商量,她從未反對過,認真的聽得我說,適時的提問,讓我考慮更周全,她是我的英雄,當之無愧?!?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