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環球速看料】“因加班懟領導”系編造,借謠言發泄情緒終將反噬

          2023-04-08 17:59:25    來源:光明網    作者:


          (資料圖片)

          持續引發爭議數日的“因加班懟領導”事件終于真相大白。據四川德陽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的警情通報,是陳某龍因為此前向中國電科求職未被錄用,心生不滿,所以制圖虛構了微信群聊天。其因故意散布謠言的違法行為嚴重擾亂了網絡公共秩序,目前已被行政拘留。

          這一結果也不算太令人意外。那些聊天截圖在網絡熱傳的時候,已經有質疑真實性的聲音,因為對話實在太過“爽文”,集體懟領導的景觀不符合現實職場生態,還有發言者的頭像均沒有真人信息等。只不過,這些對話很契合打工人厭惡過度加班的情緒,多數人寧可相信其是真的,借以表達對加班文化的抗議。

          之前中國電科辟謠,稱對話中的人物并非該企業員工,對話系編造的時候,網上還在討論“懟領導”對話的真假是否重要。人們有這樣的心態可以理解,但這并非針對具體企業造謠迎合情緒的理由。道理很簡單,即便要反思加班文化,也只有基于真實的問題才能有指向性。當真實性被推翻,問題是否存在都無從談起,又何談改進呢?更何況無論企業是否存在加班現象,編造謠言,就是既違法又不道德的行為。

          在社會層面也是如此,過度加班現象確實大范圍存在,可是要想改善,也只有基于一個個的具體問題,在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以點帶面,逐步完善制度建設。如果只是空泛的呼吁,那就只能是空對空,除了發泄一點情緒,甚至制造一些對立,沒有太多實際的意義。手段的不正當,甚至還會讓反思加班文化的正當訴求,都變得名不正言不順。

          現在,陳某龍因造謠付出代價,對他本人和社會都是一個教訓。用虛假信息制造輿論來發泄個人私憤,最終總會被反噬。而面對這類真假難辨的網絡爆料,輿論也要多一些警惕,不要動輒就被別有用心者牽著走,以為自己是在為正義發聲,其實無意間成為了個別人的“輿論打手”。

          近些年隨著社交媒體的發達,一些“小作文”引爆全網后不斷反轉或者被證明是謠言的現象,也變得屢見不鮮。這些“小作文”瞄準的往往都是一些社會痛點、迎合的都是大眾情緒,可因為基本的事實立不住,也就不會給社會帶來任何理性、建設性,相反會制造各種群體撕裂,在輿論場留下一地雞毛。沒有什么正義,是能通過編故事的方式實現的。(守一)

          責編:秦雅楠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