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區多部門開展消防安全隱患大排查
新京報訊(記者 叢之翔 薛珺)4月21日16時許,北京市海淀區消防救援部門聯合衛健、應急等部門,來到轄區內一家民營醫院開展消防安全隱患大排查。新京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各部門工作人員主要針對消防設施器材、應急人員值守、自防自救力量建設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隱患,開展了細致的排查。
消防車道檢查是首個檢查項目。海淀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二科副科長李隆來到醫院門前的車道,指著地面上的黃色網格狀方形介紹稱,這是消防車道標識,“消防車道是生命通道。任何車輛不得占用該道路,應時刻保持消防車道暢通。按規定,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得小于4米。”
4月21日,北京市海淀區一家民營醫院,聯合檢查組檢查醫院消防通道。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相關資料圖)
常閉式防火門是阻隔火情的關鍵。在醫院安保負責人的帶領下,各部門工作人員來到該院一層門診區附近的消防疏散通道進行檢查。李隆多次打開該處設置的常閉式防火門,檢測防火門閉門器和順序器能否正常工作,“門被打開后,閉門器會推動防火門關閉,順序器能保證左右兩扇門按順序閉合、不留縫隙。”
4月21日,北京市海淀區一家民營醫院,海淀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二科副科長李隆檢查醫院常閉防火門。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除了設置常閉式防火門,通暢無阻是檢驗疏散通道安全性的另一重要指標。對此,該院安保負責人表示,安保人員每2小時巡查一次,確保防火門處于關閉狀態,并保證疏散通道無雜物堆放。
17時許,工作人員對醫院的消防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在該院地下一層的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員先對注意事項張貼情況進行檢查,隨后檢查了通信設施和人員值守情況。李隆表示,“快確認、快調集、快啟動、快疏散”是對消防控制室的要求。
4月21日,北京市海淀區一家民營醫院,聯合檢查組檢查醫院消防控制室。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為檢驗院內的自防自救力量,工作人員模擬了火情發生的緊急情況。李隆按下火災報警器按鈕后,消防控制室立即響應,由4名穿消防防護服的安保人員組成的自防自救力量分工明確,動作迅速,其中三人將水帶一端拉至模擬起火點,一人將水帶另一端接通消防栓,打開閥門。在模擬起火點,一人手持水槍噴水,另一人在其身后輔助把控水帶。
4月21日,北京市海淀區一家民營醫院,醫院微型消防站人員進行現場滅火演練。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4月21日,北京市海淀區一家民營醫院,海淀區應急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陳剛檢查氧氣房。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在驗貨時,發現二維碼不清晰、來源不明的氧氣,你們會怎么處置?”陳剛問。“我們會拒絕接收。”該院安保負責人回答。
最后,海淀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安全管理科科長毛廣聚也對醫院的人員值守、規章制度落實和逃生應急準備等情況進行了檢查。“我們要求,應急人員須24小時值守,以保障醫院的日常安全和應急處置。”毛廣聚說。
編輯 彭沖 校對 吳興發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