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yè)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最美文沖人”蔡靜儀:把網格當自家,視居民為家人 全球視點

          2023-05-10 21:07:42    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

          鄰里糾紛來找她,水管爆裂來找她,政策咨詢來找她......她“掌管”的一方網格里,每一戶人家都有她的聯系方式。遇到問題,大家常常會給她打電話求助。她就是廣州市黃埔區(qū)文沖街道駿雅社區(qū)的專職網格員蔡靜儀。


          (資料圖)

          蔡靜儀是黃埔區(qū)文沖街道駿雅社區(qū)綜合網格員。信息時報記者 王鑠儀 攝

          扎根基層13載,她始終把網格當自家,視居民為家人,用心管理網格,用情服務居民,用理化解糾紛,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著不平凡的光芒。在剛剛結束的“最美文沖人”評選中,她榮獲“最美網格員”稱號。

          她是群眾眼中的“小棉襖”,

          “格”內信息全通曉

          初見蔡靜儀,她身著樸素,手里抱著一本厚厚的上門簿冊,言談隨和,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狀,給人踏實隨和的感覺。

          早在2010年2月,23歲的蔡靜儀應聘通過被分配到文沖街道工作。她曾先后在街道擔任過政務服務中心辦事窗口工作人員、來穗服務中心出租屋管理員等數職,后因出租屋管理員隊伍并入網格員隊伍,2018年起她被分配到駿雅社區(qū)擔任網格員一職,迄今從事網格工作已近五年。

          “現在我主要負責駿雅社區(qū)的01、04、09、10網格,涵蓋榕園景小區(qū)、金碧領秀小區(qū)五至六棟、金碧別墅區(qū)和商業(yè)樓。這四個網格實有人口2099人,這里毗鄰學區(qū),年輕人出門忙打工,家里大多配有老人家?guī)奚舷聦W,老中青比例相對平均。”蔡靜儀邊走邊翻手中的上門簿,冊子封皮已有折角,內頁略微泛黃。她自豪地介紹道,“這是我的百事通,我負責的住戶基本情況都在這里。”

          手寫的整本上門簿,是她挨家挨戶爬樓敲門記錄下來的社情民意,是用筆劃去的一行行流動人口、改過的一遍遍電話號碼,更是她深耕網格的工作注腳。她表示,雖然現在不需翻閱簿冊也通曉網格情況,平時也經常在網上發(fā)布通知、回復居民各種信息,但在與居民面對面相處時,還是習慣用筆和紙去記錄居民反映的情況,故走訪時仍會帶簿子。

          只要有時間,蔡靜儀就會到網格走一圈,哪家是獨居老人,哪家是困難戶,哪家有訴求亟待解決,她都了然于心。對于網格里的獨居老人李阿姨而言,蔡靜儀是家里的常客,時不時便上門了解老人生活需求,叮囑老人注意身體,幫其購置日常用品。“我身體不好,兒子不在身邊照料,親戚朋友也住得遠,真的多虧小蔡一直關心,有空就上來幫幫忙,陪著聊聊天,我好像多了個女兒一樣。”在73歲的李阿姨心里,早已將蔡靜儀視為自家貼心“小棉襖”,無論出門或返家都會在微信與其報備一聲。

          她是矛盾糾紛的“調解員”,

          “格”內和諧善維護

          “小蔡,你來了。”“哎,李叔,你出門啊,我進去小區(qū)轉一圈,沒大事。”“好嘞,你去吧。”......午后,記者陪蔡靜儀走在榕景園小區(qū),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走到哪里都有人和她打招呼。

          蔡靜儀上門走訪。信息時報記者 王鑠儀 攝

          “我做網格工作也有五個年頭了,誰家有事,哪里需要幫助,大家都會聯系我,久而久之也就熟絡起來,戴著口罩都認得出。”蔡靜儀笑說。

          在休閑板凳坐下,她望向小區(qū)一樓棟回憶道,該樓棟曾有居民投訴鄰居怒斥打罵小孩產生噪音擾民,希望社區(qū)網格員出面協(xié)商處理。為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蔡靜儀及時將問題反饋給社區(qū),希望社區(qū)協(xié)助聯系學校了解孩子情況。經調查發(fā)現該戶男孩成績不錯,只是父母對自家孩子要求過于嚴格出現溝通問題。后蔡靜儀對該戶家長耐心勸解,家長承諾不再打罵孩子產生噪音擾民。至此,這起鄰里糾紛得以及時化解,避免了矛盾升級,維護了鄰里和諧關系。

          無獨有偶,同樣是樓宇鄰里間的矛盾糾紛。2019年,金碧領秀小區(qū)六棟某層業(yè)主黃女士找到網格員蔡靜儀反映,樓上鄰居家衛(wèi)生間疑似漏水,導致她家的天花板被水泡壞。黃女士多次上樓找人無果,情急無奈之下救助網格員,希望其聯系樓上鄰居介入協(xié)商,解決漏水問題。了解情況后,蔡靜儀立即從物業(yè)、鄰居等多渠道打聽實情,并上門走訪與樓上居民陳女士耐心說明情況,約定整改限期,經3個月的全面維修,漏水問題終于修好,鄰里關系也得以修復。

          用真心化解疑心、用熱心感染民心、用耐心解決憂心,蔡靜儀始終將矛盾控制在網格內,化解在第一線,維護鄰里友善相處,維護社區(qū)和諧穩(wěn)定。

          她是方針政策的“傳聲筒”,

          “格”內文明勤宣傳

          網格員不單單是收集社情民意的信息員,是守護鄰里和諧的調解員,更是方針政策的“傳聲筒”,是文明新風的傳播員。在蔡靜儀看來,在所轄的“一畝三分地”搭起橋梁,為居民講解宣傳好基層政府的政策法規(guī),發(fā)揮上傳下達的作用,是實現基層網格化管理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也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

          蔡靜儀與社區(qū)長者聊家常。信息時報記者 王鑠儀 攝

          近年來,文沖街道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引導居民共建美麗家園。“過去金碧領秀小區(qū)樓棟每層都有設置垃圾桶,所以一開始撤桶居民都比較排斥、抗拒,抱怨不習慣,隨意丟棄垃圾情況嚴重。”蔡靜儀感慨道,看似簡單的“撤桶并點”工作,執(zhí)行過程也并非一蹴而就。

          為了引導改變居民的垃圾投放習慣,蔡靜儀也曾多次掃樓入戶調研,了解居民反對將垃圾帶到分類站點投放的原因,向居民講解樓道放置垃圾桶的弊端,呼吁群眾積極支持樓道撤桶工作。此外,她還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聯動下沉黨員作示范帶頭,設立網格微信群,借助微信群、朋友圈、公眾號等新媒體窗口,全方位宣傳垃圾分類工作。蔡靜儀的努力勸導,得到了居民的理解與支持,問題也隨之解決。如今網格里,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逐步提升,環(huán)境也越來越好。

          “被信任,也是一種快樂。在平凡的崗位,能為社區(qū)的居民辦點實事,真正地解決些問題,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蔡靜儀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她總是在居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聽民聲、知民意、解民憂。談及獲得“最美文沖人”稱號,蔡靜儀滿臉喜悅:“這個稱號是對我工作的肯定,但群眾的認可,才是我堅定從事網格工作的‘加油站’!”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yè)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yè)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yè)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yè)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yè)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yè)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yè)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yè)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