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熱聞】莫讓黃牛把剛復蘇的市場“攪黃”

          2023-05-11 10:38:53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

          “寧可‘鳥巢’門口站,錢也不讓黃牛賺。”

          五月天演唱會搶票刷屏之際,粉絲對黃牛宣戰意外出圈。據悉,引爆這一口號的原因,是粉絲后援陣營取消了已經有十年傳統的團票渠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黃牛經濟由來已久,在演出市場更甚。明星演唱會搶票,拼手速輸了心甘情愿,但輸在起跑線上人就急了。

          搶不到票可以忍,黃牛“作妖”堅決不能忍。演唱會市場常年供需失衡,粉絲追星心切,永遠搶不到票,永遠就有黃牛。

          斬斷溢價票背后的灰色利益鏈已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除技術“外掛”外,圍繞門票資源,主辦方、票務平臺與黃牛之間私相授受暗度陳倉,早已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

          上個月,文旅部剛剛發布通知明確指出,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營業性演出門票數量,不得低于核準觀眾數量的70%。

          近年來,為遏制黃牛現象,主辦方和票務公司也不斷提高技術門檻,優化實名制購票機制。不久前,周杰倫演唱會主辦方還喊話黃牛“立刻停止售賣”。

          而粉絲的集體抵制,也可以看做是狂熱盲目的追星、消費心理的一次理性回歸。但光靠粉絲凈化市場難免矛盾,抵制黃牛的是他們,“需要”黃牛的也是他們。

          在高額的回報面前,黃牛的生意依然火熱。票源究竟如何分配、每張票的“來龍去脈”是否有跡可循,仍舊是一個不透明的問題。

          熬過三年疫情,線下演出迎來了報復性消費和爆發式增長,演唱會、音樂節、舞臺劇緊鑼密鼓安排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催生了亂象。

          有黃牛甚至將手伸向了博物館等場景,一些演出也出現了匆匆上馬、準備不足影響觀眾體驗,甚至人群擁擠引發安全隱患的情況。

          線下演出不是特定區域的閉門自嗨,而是周邊乃至全國各地消費者的一次集體狂歡。一些大型演唱會,幾萬觀眾,很大一部分比例來自其他城市,他們跨省“赴約”,帶動的不只是一次普通的文化消費,對于當地的旅游及經濟的拉動作用同樣不可小覷。

          遏制黃牛,需要粉絲的覺醒,卻不能只靠粉絲的覺醒,真正需要的是主辦方、票務平臺、消費者和監管的多方共治,票源的嚴格把控,完善的法律法規,粉絲的理性消費,都要參與其中。

          只有通過更加強制性的手段和強有力的處罰措施,用雷聲大雨聲更大的行動,才能倒逼黃牛群體“出清”演出市場。

          于整個文旅市場而言,越是“賣方市場”到來的時候,越是需要行業加強自律、監管更加發力的時候。

          文旅生意重的是口碑,不能以賺快錢的思路圈一波錢就跑路。提供優質的演出,堵住黃牛的漏洞,協調好上下游的各種細節,珍惜來之不易的復蘇,才對得起消費者的捧場。

          楊月涵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