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搖擺”小紅書,“曖昧”大模型-全球訊息

          2023-05-15 12:58:43    來源:新浪科技    作者:

          360董事長周鴻祎,用一個詞來形容ChatGPT的火爆,那就是:萬模大戰。截至目前,國內至少有30多個AI大模型亮相,大模型競賽正式開啟。

          小紅書不會錯過這班"列車"。近日有消息稱,小紅書已秘密籌備"大模型"團隊,搶先參與到大模型技術的研發布局中。只不過,除了該大模型核心員工來自廣告業務的NLP技術團隊,以及有多個獨立部門正在探索AIGC方向外,目前更多的消息仍處于"保密狀態"。


          (資料圖)

          小紅書方面也未對"是否正在從事大模型研發"作出回應。但有內部人士直言,大模型并非外界所傳"多部門參與",內部很多人對該研發缺乏信心。在內部人士看來,小紅書對大模型有些"搖擺不定",一面是想讓內容更加多元化,另一面也在擔憂"生成式AI對于內容"顛覆了當前的自主內容品質,有些被迫入局的意味。

          作為"顏值經濟"的代表性企業,小紅書對AI始終有著深重的危機感。因為它賴以生存的精美圖文和基于信息差的小型知識類視頻,正是AI擅長且容易沖擊的領域。

          監管趨嚴之下,被迫入局?

          截至發稿,小紅書方面并未對外界報道中"小紅書布局大模型"的真實與否作出任何回應。不過,結合小紅書此前上線的"Trik"AI創作應用,以及公司高管在談及AIGC時的態度可以斷定——小紅書布局大模型及相關產品技術研發,基本已板上釘釘。

          在今年2月舉辦的小紅書WILL商業大會上,小紅書COO柯南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及AIGC對未來內容形態的影響時曾指出,"隨著技術、設備等的進步,內容形態將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多元,我們應該跟著技術,持續關注并推進我們給創作者提供的發布工具。"

          高層的言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小紅書對于AIGC的出現,是持擁抱態度的。隨著阿里、百度、騰訊、360、字節跳動等頭部互聯網企業的大模型研發及相關布局不斷浮出水面,一場基于大模型的AIGC創業浪潮正不斷席卷開來。在業內人士看來,"小紅書目前的狀態,與其說是主動布局大模型,倒不如說是被外部環境推著不得不去布局。"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一個社交平臺,小紅書的技術能力并不突出,鑒于大模型研發高昂的算力、數據以及人力成本,小紅書參與基礎型大模型、行業大模型研發的概率不高,更多地可能會聚焦大模型應用環節,圍繞平臺內用戶運營,以及創作者工具提供等方向展開。

          "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小紅書大模型,神秘之余,卻也正平添了些許遮掩的"曖昧"。

          一方面,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管理辦法》)的起草并開始面向公眾征集意見,企業在涉及生成式AI產品以及技術的宣傳時,正面臨著越來越嚴格的審核要求。

          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內部人士徐彬對新浪科技透露,隨著近期該管理辦法意見反饋截止日到期,"雖然眾多企業提了許多意見和建議,但監管更多的還是傾向于從內容層面理解生成式AI,而不是知識生產工具,未來監管的趨勢可能還是會從嚴"。

          以近日備受關注的"AI孫燕姿"翻唱周杰倫、韓紅、張學友等明星歌曲為例。徐彬指出,"新一輪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AI的出現,由于在生成內容前一定會去學習模仿對象的性格等特征數據,這其實已跳出了侵權人‘無意識’侵犯明星肖像、知識產權范疇,而是只要用了這項技術,就一定會侵權。"

          這導致的是,由于此前數字治理的模式是,只要是出了問題便基本上是由平臺來負責,或者是平臺的承擔連帶責任。在監管趨嚴的情況下,月活用戶達2.6億的小紅書,想要參與大模型布局,一開始就得想好可能的內容治理以及審核管理機制。而這,其實技術研發之外,還需要有大量的審核成本支出。

          成敗關鍵,取決于博主滿意度?

          另一方面,對于大模型乃至于AIGC的布局,能不能贏得小紅書現有平臺博主的支持,也將成為其發展成敗的關鍵。

          作為主打顏值經濟的企業,小紅書所賴以生存的精美圖文和基于信息差的小型知識類視頻,其實是最容易受到AI沖擊的領域。如果小紅書貿然將平臺上的文字筆記、圖片、視頻等內容用于自家大模型研發訓練,但在內容版權和與之對應的博主利益關系上卻沒梳理清楚,這很可能引發平臺博主們的抵制。

          而在此之前,其他平臺面臨停更潮時,有近327.8萬粉絲的科技互聯網博主盧詩瀚在與新浪科技談及停更潮時,便曾將"生成式AI對于內容行業的顛覆",看作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據盧詩瀚介紹,"由于此前許多擅長文字內容創作的博主并不具備圖片制作、視頻剪輯等能力,于是他們招募了專門的人員,最終卻導致營收下降‘老板為員工打工’,但隨著生成式AI帶來的文生圖、視頻等能力涌現,許多營收不高的自媒體團隊,開始考慮壓縮成本。"

          親身參與了全國多場數字治理論壇后,徐彬聽到并見證了大量生成式AI對數字創作者影響的真實故事,并據此總結了自己對于生成式AI的看法——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于內容行業的顛覆是"海嘯式"的,尤其在海報創作、文創等數字創作領域,一些地方性稀缺性較低的數字創作者們,普遍感受到了"碾壓式"的沖擊。

          除了布局技術外,今年三月,小紅書將直播業務由原來歸屬于社區部旗下的二級部門,提升為一個新的獨立部門,由小紅書社區生態負責人銀時統一管理直播內容與直播電商等業務。這一舉措,被外界看作是小紅書加速擁抱商業化的轉折點。

          然而,這一轉折時刻的到來,小紅書花了9年的時間,在"要社區氛圍還是要商業化"的矛盾狀態間搖擺。期間,創始人團隊"只種草不拔草"的運營策略,導致了小紅書電商業務閉環無法形成,最終只能"小紅書種草,淘寶等電商平臺拔草"。

          如今,小紅書的種草地位與商業化能力,也正在不斷受到質疑。淘寶、拼多多、京東已分別推出逛逛、拼小圈、種草秀等種草平臺,抖音、快手乃至于知乎也開始切入種草賽道。這也間接導致小紅書在私募市場的估值也跌去近一半,由2021年的200億美元,降至2022年的100億-160億美元間。

          內部戰略的糾結與搖擺,不可避免地拖慢了小紅書商業化的節奏。如今,隨著國內互聯網平臺間新一輪的"大模型"爭奪戰開啟,小紅書的挑戰,只會變得更多。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