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女兒越長大越沒有家?”揭露了原生家庭對女孩最真實的影響

          2023-05-23 13:42:28    來源:爸媽精讀    作者:

          作者:橘笙(富書專欄作者)

          前段時間,有個女孩在網上自爆“不幸的原生家庭”。

          父母要在老家蓋新房子,女孩滿懷希望地詢問媽媽:“你會給我留房間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媽媽卻說:“這兩年你弟弟還小呀,那肯定會給你留一個房間的,但如果說你弟弟以后娶媳婦了,有弟媳婦了,那肯定就是沒有你的房間的。”

          聽到媽媽的回答,她沒想象中那么難過。

          事實上,這樣的“委屈”,她承受過很多。

          除了重男輕女,她經歷過的還有很多:過早承擔照顧家人的責任,離婚不被家人理解......

          這段視頻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看得我飆淚,我從小也知道,農村的女生是沒有家的。”

          “是這樣,狠狠和視頻里的姑娘共情了,看的眼睛都泛酸了希望我下輩子投胎,能投到有愛的家庭。”

          “女孩子努力奮斗給自己一個家,其他的包括親情,只要不是獨生女,基本靠不住。”

          每一條評論背后的“她”,都有著和視頻女孩相似的原生家庭。

          正如那句話所說:“不幸的童年用一生來治愈,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

          有一些女孩的原生家庭,就猶如一個烙鐵,帶來的影響在她們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

          原生家庭不幸,女孩大概率會變得自卑

          同事琪琪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打壓式教育中。

          “你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你還能干什么?”

          “你能不能有點出息,像誰誰一樣。”

          類似的話,琪琪從小聽到大。因此琪琪害怕和別人對視,害怕在人多的地方講話,常常因一些小事就陷入悲傷情緒中。

          琪琪對自己的評價也是:平平無奇,什么都一般,沒有辦法和別人比較。

          我們常說:“女孩就是要更愛自己一點。”

          但如果女孩有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她不僅學不會自愛,反而會經常性自卑。

          在《恰如其分的自尊》中提到,構成自尊的三大支柱:自愛、自信、自我觀。

          自尊水平低導致自卑,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當別人對她好時,往往會誠惶誠恐,有強烈的不配得感。

          自卑讓女孩在遇到一點小挫折,或是聽到他人不好的評價時,陷入強烈的自我否定情緒。

          不幸的原生家庭,可怕之處就在于會觸發女孩的自卑人格與悲觀情緒,無限消耗精氣神,阻礙女孩未來的人生之路。

          看過這樣一個案例:

          蘇伊經常陷入精神內耗,一旦她察覺在與別人交往時,別人的情緒或臉色發生了變化,她就認為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每天睡覺之前,蘇伊的腦袋里經常像過電影一樣,思考今天有沒有做錯什么事情,誰是不是因為自己不開心。這樣的精神內耗讓她每天都很疲憊。

          于是她尋找心理醫生的幫助,在醫生的幫助下,蘇伊說出了自己一直逃避的原生家庭。

          蘇伊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中,她跟隨母親生活。當生活不如意時,母親就會將全部的事情怪在蘇伊身上。

          這樣的原生家庭,導致蘇伊從小學會觀察母親的臉色。

          如果母親臉色開心,蘇伊就會放心一些,如果母親臉色不好,蘇伊就會想是不是自己又惹到了母親。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使得她變得很敏感。當她感受到別人一點點不好的變化時,就會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當極度敏感的女孩感受到別人情緒變化時,思考是自己做錯了什么,陷入精神內耗,從而開始進行“自我PUA”。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女孩,本沒有那么糟糕,有著屬于自己的優秀,但卻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無論他人如何贊美自己,都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即使有一天走出糟糕的家庭環境,但也無法愛自己,自卑已成為人生底色。

          童年不被愛的女孩,長大不懂得愛

          心理學中有個理論叫做“戀愛移情作用”。

          就是對過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轉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想從一些重要人物身上,獲得卻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力求從目前關系中得到滿足。

          原生家庭不幸的女孩,會在“戀愛移情作用”的影響下,將自己所需要的情感投入到伴侶身上。

          但卻因自己情感上安全感的缺乏,無法正確處理與伴侶之間的親密關系。

          伊能靜有著不幸的原生家庭,也導致了她特別沒有安全感,特別容易患得患失。

          沒有安全感的伊能靜,只能通過“作”來獲取庾澄慶的關注,滿足內心缺失的安全感。

          有一次她打電話給庾澄慶,歇斯底里地哭,庾澄慶問她怎么了,她不說話,她就一直哭,庾澄慶就一直打電話陪著她。

          兩人吵架時,伊能靜就會沖出家門,不許庾澄慶跟著,庾澄慶只能和她保持著幾十米的距離跟著她。

          伊能靜因為自己受到原生家庭的創傷太大,特別缺愛,需要別人不斷給予她關注和愛,渴望別人無條件接納自己。

          病態的婚戀觀,潛移默化毀掉一段原本美好的關系。

          缺乏安全感的女孩,習慣性不斷確認對方對自己的愛,需要觀察對方的各種細節,害怕對方離開自己,用不恰當的行為來博取伴侶的注意。

          與此同時, 她還會“自我催眠”。

          因為別人的一點點關懷,就賦予對方站在自己身邊的權利;

          因為舍不得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溫情,無法擺脫掉一段不健康的關系;

          女孩Kitty就是這樣。

          從小,父母沒有給予她太多的愛,導致她非常缺愛。

          結果她對一些小小的愛感恩戴德,容易在一段不好的關系里困住很久,一想起別人對她的那一點點好,就很難狠下心放棄。

          如她說的:“看他都給你一顆糖了,干嘛在乎他刀你三四次呢。”

          這是很多缺愛女孩在親密關系中犯的錯誤。

          心理學研究早已表明:一個人童年的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的親密關系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并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決定一生的幸福。

          不斷被同一個人反復傷害,還不想離開,試圖感動改變對方。

          不管和誰在一起、結婚,都很難建立起正常、健康的親密關系。

          直面原生家庭問題,活出真實自我

          美國心理治療師羅納德·理查森提到: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從心理和感情上擺脫早期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再重復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與之截然相反的事情。”

          雖然原生家庭的確給無數女孩帶來影響,但大家能做的是直面原生家庭的問題,而不是逃避或是順從的接受。

          演員郝蕾在大家的印象里,一直很堅強、獨立、氣場十足。然而大家不知道,她其實來自于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父親是家里的長子,必須生兒子,但最終沒有如愿,只生下了她。

          雖然“貴”為獨生女的郝蕾,卻一直背負著成為男孩的信念長大。

          15歲,她離開家在外闖蕩,努力不讓家里操過心。

          出演第一部電視劇時,就算受了委屈,她也沒有哭,而是跑到海邊挖了個坑將自己的眼淚埋起來,暗暗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名特別厲害的演員。

          成長路上,郝蕾一直在努力擺脫掉原生家庭的影響。

          因為原生家庭的壓抑,她更加向往自主和自在,用自己的力量去抗爭著嚴管教的成長環境。

          在《十三邀》的節目中,郝蕾勇于將自己心里最受傷的地方展示出來,直面自己的原生家庭。

          當她流著眼淚分享完之后,臉上浮現的是溫柔的笑。

          有句話說:“能講出來的事都是可以過去的,埋在心里的才是過不去的。”

          正是這樣,郝蕾一點點將原生家庭的痛苦,轉化為自己的生命力。

          一味地責怪原生家庭,讓自己陷入悲傷情緒中,不如試著改變自己看問題的方式。

          面對原生家庭的不幸,我們可以看見和承認,但不應被不幸所禁錮了自己的自由。

          當我們選擇為自己負責時,就會認識到我們對自己是有主權的,可以有力量去改變自己。

          畢竟每個人的人生,終究是靠自己走下去的,過去再不堪、不美好,余下的生活,我們完全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不該用自己僅有一次人生來為原生家庭買單,我們要為自己以后的人生負責,成為成熟而獨立的女孩。

          當我們可以重新定義自己時,就能與不幸的原生家庭分離,成為自我力量的中心。

          放下過去,療愈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不是等父母來認錯,而是好好的愛自己。

          與其陷入在自我懷疑,還不如沖破所謂的枷鎖,好好愛自己。

          安全感是自己給的,自己的優秀就是最大的安全感來源。

          愿所有的女孩子都可以是嬌艷欲滴的玫瑰,也可以是在疾風中生存的小草。

          作者簡介:橘笙,富書專欄作者,是一名愿意表達自己想法的新媒體作者,希望能將自己的一點小想法與大家分享,文章:爸媽精讀,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