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數均跌超1%,高位連板股逆勢走強,短線投機性炒作或成市場主導風格-世界熱文
(相關資料圖)
【每日收評】三大指數均跌超1%,高位連板股逆勢走強,短線投機性炒作或成市場主導風格:大盤全天震蕩調整,三大指數均跌超1%,滬指創階段收盤新低。盤面上,醫藥、醫療股逆勢走強,新冠藥方向領漲,翰宇藥業、拓新藥業,特一藥業、眾生藥業、河化股份漲停。電商概念股午后走強,若羽臣漲停,星徽股份漲超9%。CPO概念股盤中一度沖高,光庫科技、劍橋科技漲超5%。此外,昨日連板個股逆勢走強,日播時尚8連板,杭州熱電8天7板,豐立智能20CM4連板。下跌方面,AI和中字頭兩大主線繼續調整,鴻博股份、上海電影跌停,中船漢光、中船科技跌超7%。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37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658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296億。板塊方面板塊上,新冠藥治療概念全線爆發,翰宇藥業、諾泰生物、拓新藥業漲超10%,新華制藥、特一藥業、眾生藥業、河化股份漲停。消息面,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預測顯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發生在6月底。隨著第二輪新冠感染數量逐步增多,市場加大了對于該方向的預期炒作。另一方面,延續昨日收評的觀點,目前市場處于AI主線退潮的過渡期,市場持續呈現縮量弱勢整理,在此環境下市場的風險偏好較低,資金自然會選擇一些位階相對較低且具有一定防御屬性的方向,像昨日的消費與今日的醫藥的反彈都是基于上述邏輯,仍先以修復性反彈看待為宜,本輪醫藥股的延續性仍有待觀察。當然站在醫藥板塊中期的基本而言整體來看,太平洋證券表示,上市公司的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大部分企業盈利顯著好轉,初步確認經濟復蘇環境。醫藥板塊隨著宏觀經濟的溫和修復、以及行業政策的預期向好,會在震蕩與反復中向上推進。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醫藥行業的估值和持倉均位于歷史相對底部區間,充分消化了多重風險;各項相關政策對行業影響、以及上市公司的業績都處于邊際向好態勢。機器人板塊形成分化,其中像豐立智能、百勝智能、邁赫股份大漲20%,睿能科技3連板,晉拓股份2連板,香濃芯創、佰奧智能、昆船智能漲幅居前。消息面,人民時評也發文指出,機器人應用不斷拓展,支撐制造業邁向中高端,挖掘機器人產業更大潛力。從產業鏈來看,機器人產業鏈分為,零部件、機器人本體、系統集成、終端用戶四部分組成。具體到投資機會,中航證券認為,從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來看,以軟件+硬件形式相組合,算法等軟件部分是其核心部件,公司傾向于通過汽車平臺進行共享或進行自研,發揮供應鏈及技術優勢;對于硬件部分,包括減速器、伺服系統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部件,特斯拉或有外部采購需求,有著技術布局及規模化帶來成本優勢的零部件廠商有望受益。機器人板塊之所以能夠在近期走出一定的延續性,一方面受到了消息面的持續催化,更重要的是內部的多數個股的市值偏小,符合當前“炒小炒新”的市場風格。不過可以看到內部的分化依舊明顯,像鳴志電器、科大智能、遠大智能、合力泰等前期人氣股今日同樣出現了大幅回調。預計后續多數個股仍將面回調壓力,只有部分前排核心個股能夠走出穿越的走勢。個股方面在指數全線下挫的背景下,短線投機市場則顯現出風景獨好的態勢。兩市2板以上連板晉級率近7成,其中日播時尚6連板進一步向上開拓市場空間,豐立智能罕見的走出了20CM的4連板,在短短數個交易日便實現了股價的翻倍。而杭州熱電更是頂著電力板塊集體重挫的壓力,獨自形成穿越行情。其背后反映出隨著前期主線的退潮以及指數的持續弱勢,市場資金沒有更好確定性方向可去,只能選擇抱團于連板股方向。故在后續市場放量形成新一輪主線行情之前,當前這種較為純粹的短線高標博弈的市場風格或仍將延續。后市分析截至收盤,滬指跌1.52%,深成指跌1.03%,創業板指跌1.18%。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79.76億元,創7個月最大凈賣出額,其中滬股通凈賣出29.03億元,深股通凈賣出50.73億元。今日三大指數均跌超1%,超3700只個股下跌。在經歷了今日的泥沙俱下后,3230±20的支撐區間將再度面臨滬指的考驗。一旦無法守穩,那么在中期趨勢正式轉入空頭的背景下,后續回調整理的時間以及空間都將被進一步拉長。故站在資金安全的角度,當前的應對需更為謹慎,耐心等待指數確認出現止跌企穩的信號時,再做低吸考量更為穩妥。國泰君安在近期的研報中表示由于利率水平的下降,投資者持有貨幣和類貨幣資產收益和效率是偏低的,對資產的需求是上升的。與此同時,國有經濟改革專業化整合與創新需求(數字化、智能化)帶動的新一輪資本開支擴張正在形成新的增長點與資產供給。因此認為暫時沒有全局性的行情,但有結構性的行情,把握主題。情緒面來看,由于雖然指數全線下挫,但由于短線連板股保持著較高的活躍度,短線情緒指標依舊0軸附近徘徊。市場要聞聚焦**1、中信建投任佳瑋:頭部企業均選擇以TOPCon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路線*在晶科能源今日召開的“2023N型技術高價值市場分析研討會”上,中信建投證券電新團隊資深光伏分析師任佳瑋表示,目前,市場PERC電池平均量產轉化效率約23.5%,已逼近效率極限,光伏電池主流技術將逐步由P型轉為N型。而N型電池效率提升潛力大、投資成本不斷降低,本輪光伏技術變革將由P型電池轉向N型電池。TOPCon電池當前量產效率已達25%以上,在N型電池中量產性價比最高,頭部企業均選擇以TOPCon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路線。2、易華錄:英偉達并未在國內建造智算中心此前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達不夠準確易華錄在互動平臺上稱,公司已經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英偉達在國內正在建造智算中心”的表達不夠準確;“易華錄和英偉達具有天然互補能力”,是基于市場公開資料進行研究,從技術和產品角度做出的分析和判斷;“和英偉達合作融洽”,是基于目前的調研對未來雙方合作前景持樂觀態度,英偉達并未在國內建造所提及的智算中心,目前在數據中心業務方面也尚未實現合作。
編輯:qysb005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