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殘服務氛圍好 傾情關愛暖人心 今日精選
翔安區殘聯舉辦助殘日活動,引導殘疾人書寫人生新篇章
■翔安區殘聯舉辦助殘日活動。
■精彩表演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資料圖片)
昨天是第33個“全國助殘日”。19日下午,翔安區殘聯舉辦助殘日活動,為殘疾人群體提供暖心服務,送去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切實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并營造出良好的扶殘助殘氛圍。翔安區殘聯希望能引導殘疾人群體爭做“幸福翔安”的參與者、貢獻者,努力書寫更加幸福、更加精彩的人生新篇章。
記者 戴舒靜 通訊員 王阿玲
現場活動豐富多彩 殘疾人積極展風采
活動現場,暖意濃濃。翔安區殘聯不僅為殘疾人發放輔助器具,開展健康體檢等服務,現場還設置義剪、義診臺、殘疾人優惠政策宣傳咨詢臺等,為有需要的殘障人士提供幫助。
歌伴舞《萬疆》、三句半《殘疾人新時代贊歌》、吉他彈唱《一路生花》、大廣弦與非遺木偶書法表演《節日歡歌》、答嘴鼓《相信自己——我能行》……在文藝演出環節,殘疾人朋友用精彩的表演,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展現出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
“我希望通過我們的表演,鼓勵翔安區殘疾人朋友勇敢地走出來,積極參與創業或文體活動,用雙手創造我們的幸福生活,也讓全社會看到我們光彩的一面。”今年31歲的答嘴鼓演員李明德是民安街道西爐社區殘疾人聯絡員,也是一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他不僅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幫助轄區殘疾人創業就業,還積極參加區里組織的殘疾人文藝小分隊。
翔安區殘聯理事長梁獎水說,這次活動不僅豐富了殘疾人的文化生活,讓殘疾人朋友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帶來的便利,也讓更多人了解到殘疾人的需求,引導他們投身扶殘助殘事業,攜手共建有溫度的幸福翔安。
整合各種社會資源
開展一系列助殘活動
扶殘助殘,用愛守護。近年來,翔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通過出臺一系列關愛殘疾人政策,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暖心活動,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有效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狀況,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翔安區組織市第五醫院醫生對翔安區600名患有基礎病的殘疾人進行健康診斷,建立檔案,分析健康狀況,分類提供康復服務。同時,免費為殘疾人進行輔助器具適配,較好地滿足殘疾人輔助器具的個性化需求。
5月16日,翔安區殘聯還依托市第五醫院殘疾人康復培訓基地,組織各村(居)殘疾人聯絡員及精神病患者家屬開展精神衛生知識培訓,并組織康復服務進社區,開展疾病診療、健康知識咨詢等活動,引導殘疾人走出家門參與社會生活。
近期,翔安區殘聯還組織殘疾人到同安鑫美園和竹壩農場開展戶外活動,學習蔬菜種植技術,認識中草藥,并領略竹壩獨特的飲食文化。
今年6月,翔安區將建成首家區級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將為翔安區殘疾人提供康復知識和康復技能培訓、就業技能培訓、文化體育活動等綜合服務。翔安區殘聯將以此為平臺,整合社會資源,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推動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