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低7天期逆回購利率,對房貸有何影響? 天天動態
6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當天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7天,中標利率為1.90%,較6月12日2%的利率水平下降10個基點。
這也是2022年8月以來,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的首次調整。那么,央行下調逆回購利率意味著什么?對房貸利率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當前,整個實體經濟融資、投資的積極性較低,包括房地產市場,開發商融資拿地、購房者按揭貸款買房的情緒也不高,大家對投資回報預期下降,這個時候就需要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并推動各渠道資金能夠通過降息的方式來投入實體經濟。”
(資料圖片)
6月13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逆回購操作。資料圖片
將有助于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調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后,利率調整不再是存貸款基準利率,而是央行政策利率。1年期MLF利率和7天逆回購利率是最為重要的政策利率,其調整具有風向標的意義,對各類市場價格均會產生影響。此次降息是去年8月政策利率下調后的又一次降息。
“央行逆回購從操作上簡單說,就是央行把錢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把債券質押給央行,到期的時候,商業銀行還錢,債券回到商業銀行賬戶上。逆回購利率是央行向商業銀行的融資利率,它是一個風向標,當這個利率下調的時候,就意味著央行希望降低商業銀行融資的成本,并且將融資降成本的效應傳導到整個市場。”李宇嘉表示。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央行下調逆回購利率被認為是意外降息,對于理解貨幣政策和房貸政策等都有非常大的啟發。此類操作也進一步說明,后續或引導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調,尤其是結合近期房地產市場交易行情表現不佳,所以利率下調的可能性增大。無論是目前為4.0%左右利率的城市,還是一些類似3.8%利率的城市,或都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其對于購房市場降低貸款成本具有積極的作用。”
中指研究院指出,此次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9%,利率下調釋放積極信號,意味著‘加強逆周期調節’措施有望加快落地,本月15日及20日的MLF(中期借貸便利)、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預期進一步增強,利率下降將進一步推動融資成本的穩中有降,房貸利率也有進一步下調空間,有助于修復市場預期,推動房地產市場企穩恢復。
事實上,對于此次央行下調政策利率,市場已有所預期。6月9日,央行行長易綱在上海調研時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全力支持實體經濟,促進充分就業,維護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推動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另一個背景是,存款利率普遍下調也增加了降息的預期。此前的6月8日,國有六大行宣布下調存款利率,6月12日,11家股份制銀行也相繼下調了部分期限存款利率。利率下調后,股份制銀行活期存款掛牌利率降至0.2%,5年期定存利率最高為2.8%。
超80城房貸利率進入“3”字頭
從房貸利率來看,據貝殼研究院監測顯示,2023年5月份,貝殼百城首套主流房貸利率平均為4.0%,較上月微降0.01%;二套主流房貸利率平均為4.91%,與上月持平。
與此同時,據中原地產統計,全國已經有超過80個城市首套房利率進入“3”字頭,最低首套房利率已經拉低到3.7%,房貸利率下限達2019年以來新低。
中原地產資深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從整體房貸利率情況來看,三四線城市已經全面低于4%,但一二線城市房貸利率依然比較高,各地房貸利率仍有進一步下調空間。”
張大偉進一步表示:“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啟降低首套房貸利率,有利于降低購房成本,激發置業需求入市。房貸利率下調,可降低購房者置業成本,持續降息是落實國務院‘支持住房剛性和改善性需求’的要求,對市場信心和市場預期的企穩將起到積極作用。”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柳寶慶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