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社區書記說|最美社區里的“鋼鐵”守護|天天快訊

          2023-06-20 06:51:54    來源:北京西城    作者:

          2022年,牛街街道鋼院社區獲評首都雷鋒最美志愿服務社區,這份榮譽離不開“老鐵志愿服務隊”多年來的努力,團隊在治安巡邏、垃圾分類宣傳、為老服務等各方面積極發揮作用,每年自發組織志愿活動百余次。“這么多年,多虧了大伙兒的支持……”社區黨委書記張宏兵話音還沒落,就有居民聞聲趕來:“這孩子心眼實、干活兒踏實,小院能有今天,多虧了他。”

          牛街街道鋼院社區黨委書記張宏兵


          (相關資料圖)

          救急
          居民家中漏水 第一時間到崗

          “社區居委會嗎?我家漏水了!”周六,張宏兵值班,還沒來得及去辦公室,就被居民一個電話叫到了家里。他往漏水的地方一瞧,勢態不算嚴重,水流從房頂稀稀拉拉、滴滴答答落下,居民能用水盆接住。但這事兒如果放任不管,等到晚上,很有可能會把屋頂“泡發霉”。

          老話常說“專業的事還得找專業的人”,張宏兵立即聯系物業經理,卻被告知維修師傅在院子里輔助做綠化,得等等。“這事我知道,之前為了能縮短工期,節省成本,明確了時間,回頭跟大伙兒解釋一下,漏水這事兒確實比較著急,先讓師傅過來看看。”張宏兵當機立斷說道。

          王阿姨家漏水的情況并不好解決,師傅看完后表示,問題根源在樓上。由于兩家關系并不好,想要請樓上幫忙有點困難。“我上去看看。”張宏兵大步流星上了樓,敲開了門。巧了!他看到了“老黨員”。“書記,您怎么來了。”兩人搭著話就進了屋,維修師傅順勢跟著進去做了檢查。原來,漏水是因為管道破裂,要想修,必須拆櫥柜,老黨員“有點擔心”。

          “左鄰右舍,樓下天天漏也不合適。”“您放心,修完櫥柜盡量恢復原樣。”“咱都是黨員,在這件事兒上得體現出黨員的先進性。”……張宏兵與老黨員推心置腹,終于收到了“肯定”的答復。王阿姨喜上眉梢,當天就與樓上商量了施工細節。

          看著事情塵埃落定,張宏兵下了樓,這時發現,天已經快黑了。在張宏兵看來,居民事情無小事,經過一天的努力,王阿姨家樓頂保住了,下回家里再需要維修,可以直接找物業,左鄰右舍關系好了,他們彼此間也有個照應,最重要的是又多了一位支持社區工作的居民。想想這些成果,張宏兵認為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咱們社區有700多位志愿者,都是一點一滴積累來的。活兒不在小,只要是居民看重的,咱都得當‘大事’來辦。”張宏兵說。

          擔當
          抗疫攻堅期24小時在線

          張宏兵手機里存著一張“社區最美抗疫照片”,這張照片曾作為封面圖,登上了“北京西城”微信公眾號。畫面中,20位工作者身穿防護服,手比“v”字,面向鏡頭,一字排開。張宏兵高舉手機,記錄下這一激動時刻。

          沒錯,這是鋼院社區剛解封時的場景,當時熬了近三周的張宏兵,終于可以回家看看了。時至今日,回憶起當時場景,張宏兵仍歷歷在目。

          那時,社區接到緊急流調電話,有居民確診感染,需要臨時封控。作為“當家人”,張宏兵一刻不敢松懈,凡事都搶著上。“我得帶頭,得讓居民、社工、來支援報到的黨員都看得見我,找得到我。”張宏兵回憶。

          突發情況時有發生。有位年過八旬的老人,聽力不好,因為兒女不在身邊,打電話時自己又聽不清孩子們說什么,急得在家直跺腳。張宏兵帶著人找到老人家,隔著防盜門大聲呼喊,直至老人情緒穩定,才匆匆離開。有位孕婦即將生產,得按時體檢,他幫忙叫來了救護車,安排社工全程陪護,直至孕婦平安回到家中。每天晚上,每隔兩個小時,他都會出來到院子里四處轉轉,查查防疫有沒有漏洞,復盤一下當天工作。

          直至春節前夕,鋼院還沒有解封,為了給居民緩解壓力,社區訂了水餃,挨家挨戶給大伙兒送。張宏兵是第一批上樓的工作人員,隔著防護服,許多居民不認識他是書記,但在他轉身,露出背上的名字后,大家都將這個名字深深記在了心里。“挺難的!物資配送、樓道消殺、垃圾清運、應急處理……工作好似做不完。但又很‘暖心’,居民在群里為我們加油打氣,街道、轄區單位的黨員、志愿者給予了最大支持,我想鋼院社區發展至今,最不缺的就是‘鋼鐵精神’。”張宏兵說道。

          互助
          小區怎么改 “老鐵”做表率

          鋼院小區建設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是典型的央產老舊小區,改造難度大。為了最大限度滿足民生需求,社區黨委想了不少辦法。

          其中,延續文化脈絡,匯聚人心就是老舊小區改造第一步。住在這里的人都知道,鋼院小區曾是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家屬區,許多居民都以“鐵人精神”為驕傲,久而久之,便出現了一支“老鐵志愿服務隊”。“最早,這支隊伍由鋼鐵設計總院退休黨員組成。可隨著社區建設的發展,我們發現‘老鐵’這個詞與鄰里互助、鄰里團結很適配,便進一步規范了‘老鐵志愿服務隊’建設,將熱心居民容納了進來,大家一起共商共議,為家園建設做點事。”張宏兵說。

          “老鐵志愿服務隊”最多的時候一年開展了近百場活動,幾乎每隔三天就會組織一次活動,清理樓道堆物堆料、開展周末衛生大掃除、入戶普法宣傳、小區巡邏值崗……他們用一件件小事筑起“守護之墻”,也在這當中逐漸得到了居民的認可。

          作為“老鐵志愿服務隊”的帶頭人,置身其中的張宏兵最明白,居民的這份信任來之不易,他得抓緊時間“多做點事”。此時,牛街街道黨群服務辦公室落地“樓院+”項目,鋼院社區黨委積極籌備材料,為老舊小區改造爭取了“專業力量”,并以15號樓為樣板間,勾勒出“彩虹通道”。“用宣傳畫‘擠’走小廣告,這活兒干得真‘漂亮’。”一位居民參觀后,點了贊。

          在張宏兵看來,鋼院小區要改、要修的地方還有很多,目前所做的努力遠遠不夠,但他有自信。“一個社區能走多遠,取決于住在這里的人,鋼院社區有鋼鐵文化,有一群有熱心、無私奉獻的居民,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美。”

          文字:程林琳

          圖片:牛街街道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