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寶雞千陽縣:多舉措打通社區治理難點堵點痛點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村人口向縣城聚集,城區治理面拉大,群眾需求日趨多元,縣轄社區治理面臨新挑戰。陜西省寶雞市千陽縣先行一步,補充工作人員,增加工作經費,簡化服務程序,打通社區治理難點、堵點和痛點。
配強工作力量
破解民生服務難點
千陽縣將全縣3個社區劃分為16個網格,盤活編制資源,從6個川塬鎮向城關鎮征調17名精銳干部到社區工作;委托第三方公開招聘網格員20名,縣財政按每月1200元標準落實網格員工作補貼;建立“志愿服務人員庫”,根據工作需要,隨時安排志愿者組建服務隊,進駐樓院小區開展工作;常態化組織在職黨員進社區、駐區單位進社區活動,形成共駐、共建、共享制度體系。
陜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張聞華觀摩千陽縣社區工廠。
增加兩項經費
解決民生服務痛點
千陽縣的老舊小區占比達62%,大多存在建設規劃滯后、基礎設施欠缺、物業服務配套不足等問題,按照省委規定,縣轄社區每年辦公經費不少于3萬元、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不少于5萬元。千陽縣財政自主補貼,將社區每年辦公經費從3萬元增加至5萬元,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從5萬元增加到10萬元,切實保障社區工作高效運轉,用心用情服務群眾。
千陽縣志愿者協會進社區開展義診服務。
創新工作舉措
打通民生服務堵點
針對部分社區居民的戶籍在農村,但戶籍管理政策與便民服務機制銜接不夠順暢的問題,千陽縣多措并舉出實招。理清為民服務13類52項具體事務,突出便捷、高效“一站式”服務,推行智能APP等方式,23項民生業務已實現“一站式”辦理;對于敬老優待證等12項由社區通過手機APP智能終端、市民中心、政務大廳集中代辦,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對于低保、喪葬費審核等17項必須由本人到村辦理的,社區專人負責提供政策導引和資料初審,讓群眾明明白白辦,到村“最多跑一次”。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