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愛輝區興安街道網格員:甘做無名小花 用心編織居民防疫“安全網”
做無名小花,做千千萬萬, 她們既可以是百合,也可以是茉莉,還可以是玫瑰,不被定義,發自己的光。她們編織一張完整的網,星羅棋布的是一個個方格,一個個不顯眼的方格,映照的卻是滿天的星光璀璨。
從酷暑到寒冬,從白天到黑夜,他們見過午夜空無一人的街道,他們見過凌晨兩三點的月亮。他們穿梭于街頭巷尾、奔波于社區樓宇。疫情當前,他們夜以繼日地堅守崗位,他們承擔著隔離管控、生活物資保障、核酸檢測等各項工作,全力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保護轄區百姓的安全是每位網格員的初心和堅守,他們踐行著自己的使命和擔當,發著自己最大的光和熱。
“串百家門、問百家事、解百家難”是金融社區江畔小區網格員周詠濤的真實寫照。不久前,她轄區內有一對來自上海的70多歲的老夫妻,由于疫情原因,回上海機票連續改簽了六次,準備的食物也不夠充足,周詠濤聽到后,第一時間從自己家的冰箱拿來了大米、雞蛋、蔬菜、水果等,解決了老夫妻的燃眉之急。今年9月初,她在全民核酸采集時發現一位獨居老人未像往常一樣下樓做核酸,她通過電話聯系老人打了很多遍都沒人接聽。她立馬到樓上敲門詢問,隱約聽見屋里發出微弱的聲音,她預感老人是不是摔倒了引起身體不適,她立即將情況上報給社區領導并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又聯系了派出所民警和開鎖人員。門打開后,發現因突發腦溢血倒在衛生間,醫護人口將老人抬上救護車,送往醫院醫治,使老人得到妥善地救治。事后群里的居民對她的行為進行贊揚,她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應該的”。短短的三個字,卻沉甸甸的。她負責的網格很小,小到只有300多戶常住人口,但它同時又很大,大到承載了每一個人的悲歡離合。她用務實、扎實、踏實的工作作風,托起她們小區居民“穩穩的幸福”。
“有大家才有小家”是郵政社區網格員崔麗霞常說的話,因甲狀腺癌術后,身體一度很虛弱,經常需要靠藥物維持自己的身體。即便這樣,在面對洶洶而來的疫情也毫不退卻,選擇“逆流而上”,默默堅守。因居住的小區被定為高風險區,她毫不猶豫的投入封控區的工作,同時還動員丈夫加入志愿抗疫的行列,家里撇下還在上高二的兒子,夫妻共同上陣,雙倍堅守,并肩逆行。在抗疫的戰場上,他們既是夫妻亦是戰友,互相支持是他們最大的默契。在疫情期間,崔麗霞對轄區的殘疾獨居老人,噓寒問暖,幫老人購置藥品和生活必需品,全力做好獨居老人的后勤保障。她把服務工作細致再細致,她讓網格里的事,事事都有回應,件件都有回音,讓疫情防控“有距離”,服務群眾“無距離”。
“防疫不僅有效率,更有溫度”。熱電社區鐵路佳苑網格員李紅雪自疫情開始,為了能更有效、更精準的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她選擇就地居住,居住的環境十分簡陋且條件艱苦,但是,她都咬牙克服,她始終在心里默默告訴自己,“這一崗,我一定要站好”。面對繁重的工作,她從來沒有借口只有服從;沒有懶惰只有勤奮;沒有退縮只有擔當。她從不抱怨,一心堅守自己崗位。鐵路佳苑網格員石巖前不久在核酸采集過程中發生意外,即便是臥床養傷的過程中,依舊堅持線上工作,通過電話積極協各項工作,時刻關注小區居民的動態,為小區居民排憂解難,一個個接打不完的電話,一聲聲問候,一句句溝通,把復雜化為簡單,將麻煩變成便捷,同時還動員自己上高中的兒子在小區內協助核酸檢測。她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初心不負韶華,疫情當前責無旁貸”。
有即使嗓子冒煙了,嘴角起泡了,依舊用沙啞的聲音,耐心細致的為居民服務的網格員孫明嬌;有“有什么困難一定要第一時間和我聯系”化身疫情防控“多面手”網格員于海霞;有幫助居家健康監測即將生產的孕婦送至醫院的網格員王會敏;有人美心善將瑣事做成居民暖心事的網格員王雷和王宇;還有在封控區內兢兢業業的網格員李申申和賈麗萍。是義無反顧,是肩鴻任鉅,是勇于擔當,點滴行動筑高墻,一份責任顯擔當。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們只是所有默默堅守、無私奉獻網格員的縮影,在興安街道的社區中還有許多人像他們一樣,在他們的背后都飽含著披星戴月的付出和家人聚少離多的酸楚。正是因為他們做自己網格內的一點星火,在自己的崗位上發熱發光,才能成為守護城市的一道光。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