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觀察:【“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甘州:建設工業強區 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 白梅薇 馮杰
現代廠房拔地而起,產業園區日新月異,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立春以來,走進甘州城鄉,總能觸摸到工業經濟發展的脈搏,感受到產業項目發展的火熱氛圍。
時下,走進甘肅河西硅業20萬噸硅系新材料綜合利用項目現場,巨大的礦熱爐里火焰熊熊燃燒,工人們正在工作崗位上忙碌不停,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資料圖】
2月8日,甘肅河西硅業20萬噸硅系新材料綜合利用項目一期正式投產,一號礦熱爐每日生產40噸工業硅,月產量1200噸,產品全部銷往省外。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3.65億元,占地面積775畝,采用國內國際先進的設備和工藝流程,建設12×33兆伏安礦熱爐+精煉系統,配套高效煙氣凈化回收微硅粉系統和環保系統、余熱發電機組等。項目建成后,年消納當地富余電量25億度,解決富余勞動力就業800多人,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被列入甘肅省“十四五”原材料產業發展規劃和2022年甘肅省重大建設項目。
目前,甘肅河西硅業新材料有限公司積極謀劃項目二期建設發展,力爭今年5月將1×30MW余熱利用發電工程建成并投產,于8月投入運行3號、4號礦熱爐,完成今年生產工業硅4.5萬噸,自發電1億度,消納電力5億度,硅業產值6億元,稅收1000萬元的發展目標。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河西硅業的成功,是甘州區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甘州依托區內豐富的風光電、煤炭、硅石等能源資源,嚴格落實優質資源市場化、競爭性配置,按照“風光水火氫”多能互補、“發輸儲運造”同步發展思路,積極謀劃建設風光電優質新能源項目,中能建3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電化學儲能電池項目建成投產,千萬千瓦級綜合能源基地加快打造。平山湖綜合能源基地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盤道山抽水蓄能電站、張掖火電二期和百萬噸儲煤基地等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南灘30萬千瓦光伏發電等11個重大工業項目建成投產,總投資53億元的張掖國家玉米種子產業園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見效。
同時,堅持把培育骨干龍頭企業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在張掖市巨龍鐵合金有限公司,設備運轉轟鳴,工人操作有條不紊,4臺電爐滿負荷生產,每天可生產高純硅鐵130余噸,產值達200余萬元。
張掖巨龍鐵合金有限公司是甘肅黑河水電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旗下一家生產高純硅鐵產品的冶煉公司,所生產的特種硅鐵,是優于普通鐵合金且附加值更高的新型高純度復合合金產品,是國家重點項目鋼材的主要原料,涉及工業、交通、建筑行業的特高壓輸變電項目,事關國家能源結構調整,雙碳戰略實施。該公司產品主銷寶武集團和鞍本集團,2022年被寶鋼股份褒獎為“抗疫保供卓越供應商”。該公司計劃投資6000萬元新建余熱發電項目,裝機功率7.5兆瓦,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6月底將具備上網發電條件。
近年來,甘州區鮮明樹立大抓工業、大干工業、大興工業的發展導向,加大傳統工業企業“三化”改造力度,奧譜金肽生物工程細胞重組、傳祁乳業奶制品深加工等項目進展順利,陽創電子等18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成功認定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工廠5戶、綠色設計產品3項,申報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戶,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智城六新、猗戀服裝等6戶新建企業投產達標,14戶規上玉米制種企業產能擴大,隴儀智能、迪高維爾等10戶企業順利升規,圣康源生物科技、聚興合新能源設備2戶新升規企業產值達到億元以上,大弓農化榮獲全省先進企業突出貢獻獎。
2022年黑河水電巨龍鐵合金、張掖火電廠兩戶企業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同比增長31.3%,工業投資增速首次實現三位數增長達269.5%。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下一步,我們將依托‘三抓三促’行動,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和工業突破發展三年行動,堅持整體謀劃布局、龍頭企業牽引、全產業鏈帶動,加速打造煤炭綜合開發、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化工、現代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加工‘六大產業集群’,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工業產業能級不斷提升。”甘州區工信局局長袁彥林說。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