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熱點:【凝神謀發展 實干興隴原——“三抓三促”行動專題報道】甘州:機械化廢舊地膜撿拾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資料圖片)
甘州融媒訊 (記者 何長凱 王凱 通訊員 許吉明)3月3日下午,由甘州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和沙井鎮共同主辦的廢舊農膜機械撿拾暨技術培訓會在沙井鎮五個墩村(種小鎮)舉行。市農機推廣站、區農業農村局干部職工、農機合作社負責人、農機大戶、農機經銷企業近150人參加會議。
現場演示會上,甘州區技術人員分別對多家公司制作的殘膜撿拾機進行了機械回收作業演示和回收效果對比示范,對演示的機具型號、性能、適應范圍、作用方式及購機補貼政策進行了詳細說明,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
沙井鎮五個墩村十一社社長王偉峰說:“用機械整成大塊田是以后的發展趨勢,這些機械也非常先進,能減輕農民的勞作壓力,減少費用。”
“在演示的過程中,有不同的幾種機械在撿拾的過程中效果相當好,我們來的好多老百姓和種植戶、各村的村社干部看了之后也非常滿意。”沙井鎮五個墩村黨支部書記王新宏說。
此次現場演示的機具都具有膜雜分設機構,殘膜回收率在90%以上,膜雜分離率80%以上,結構緊湊,維護保養方便,作業效率達到12-20畝/小時。
甘州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副高級工程師許吉明說:“今天主要演示了6款不同機型的廢膜撿拾機,有一些比較適合蔬菜種植,有一些適合玉米制種的廢膜撿拾。總體性能來說,大部分機具都能實現膜雜分離,為廢舊地膜回收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
目前,隨著地膜的不斷使用,變成了“白色污染”。由于殘膜回收技術的不成熟,造成了大量的殘膜碎片混入土壤之中,不僅影響了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而且會造成爛種爛芽,影響種子的發芽和出苗,使得耕地土壤質量逐漸下降,制約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甘州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溫玉雷說:“‘三抓三促’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堅持在學習上下功夫,在執行上鉚足勁,在效能上見真章,下一步,我們將以這次現場演示會為契機,加快推進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突破,大力推廣先進實用的廢膜撿拾機械,源頭治理白色污染,促進生態環境改善。”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