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甘州樣板” 全球今亮點
記者 張 玲
甘州獲評全國第一批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成功入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上秦鎮徐趙寨村(娃娃菜)入圍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名單;“如畫甘州·桑麻之地”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路線……
(資料圖)
近年來,甘州區始終把農業農村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圍繞“二十字”總要求,錨定“五大振興”目標,堅持“走在前、做示范”,推動鄉村振興由典型示范、多點突破向整體推進、全域提升拓展,鄉村振興考核連續四年位居全省前列,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
產業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前不久,正值春耕備耕好時節,在黨寨鎮陳寨村設施農業產業園玻璃智能日光溫室內,一株株茁壯成長的幼苗生機勃勃,產業園已育植辣椒苗300多萬株。“下一步,陳寨村將在蔬菜精深加工上求突破,加大設施農業升級力度,進一步延伸蔬菜產業鏈、價值鏈。”黨寨鎮陳寨村黨總支副書記陳志波說。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基礎。日前,甘州區2023年農業農村領域10項重點項目集中開工,計劃總投資43.33億元,涵蓋現代玉米種子、蔬菜和畜產品精深加工、生物科研、健康食品、冷鏈物流等多個行業領域。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只有產業興旺了,群眾的錢袋子才會鼓起來。”張掖市委常委、區委書記葛永宏介紹,甘州區地處北緯38度“黃金帶”,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穿境而過,境內地勢平坦,光熱資源充沛,土地肥沃,灌溉農業發達,是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核心區域、甘肅省7個糧食生產大縣之一,也是全國重要的肉牛養殖示范區和五大“西菜東運”基地之一。近年來,甘州區把建基地、興園區作為培育壯大產業集群的抓手,把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和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區位條件,謀劃推進玉米種子、設施農業、蔬菜精深加工、食用菌、高效經濟林果等十大產業園建設,引導資源要素和各類企業向園區集聚,加快建設大園區、促進大加工、發展大產業,形成了70萬畝制種玉米、42萬畝綠色蔬菜、23萬噸鮮奶、47萬頭優質奶肉牛、10萬畝特色種植等產業規模,現代種業、綠色蔬菜、優質奶業、優質肉牛、特色種養五大產業集群持續壯大,農業產業邁上了布局區域化、種養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的發展軌道。2022年,全區已建成的產業園區共實現產值73億元,占到農業總產值的62%以上,上秦鎮徐趙寨村(娃娃菜)入圍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名單,黨寨鎮陳寨村(設施農業)入圍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
企業強,拓寬農戶增收渠道
在甘州區靖安現代高效設施農業莓果產業示范園二期溫室大棚里,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掩映在綠葉間,惹人喜愛。村民吳玉琴正和工友們加緊采摘草莓,為夏季水果市場的供應做好充足準備。
“過去打工還得到處找活干,半個月也難回家一次。現在家門口有了新產業,工資都是市場價。”現在的工作,讓吳玉琴對未來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
農業龍頭企業,一頭聯結市場,一頭聯結農戶。近年來,甘州區按照 “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和“接二連三”要求,堅持“引大引強引頭部”和政策扶持雙管齊下,創新開展千名干部包聯千企“訪訴求、解難題、促發展”活動,建立服務企業“六必訪”機制,及時為企業紓困解難。甘肅前進牧業從08年的一個村辦專業合作社起步,發展成為今天總資產超過26億元的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在全國的鮮奶企業當中排位第十二位,也是全省民營企業50強之一,每天產鮮奶800噸,每天加工鮮奶150噸,累計為1000多戶參股農戶分紅2000多萬元,為周邊群眾提供就業崗位1500多個。神農菇業日產菌菇50多噸,產品30%銷往國外,單品海鮮菇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40%以上;祁連牧歌月加工牛羊肉500噸,是盒馬鮮生唯一有機牛肉供應商,產品榮登京東國產生鮮肉禽類金榜,年銷售額達到5億元以上;甘肅云鑫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娟姍牛養殖基地,目前已成為集良種繁育、原奶生產、肉牛屠宰、牧草種植、飼料加工、有機肥生產于一體的綜合型農牧企業;全區每年向粵港澳大灣區、東南亞等區域外銷蔬菜130多萬噸。千變萬化大市場,有了龍頭心不慌。同時,甘州區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方式,讓農民深度嵌入產業鏈中,讓產業增值收益更多惠及農民,通過支柱產業引領、龍頭企業帶動,2022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882元、高于全省7717元。
鄉村美,讓身有所棲、心有所寄
近日,張掖市甘州區大滿鎮平順村鄉村建設示范項目開工建設,標志著該鎮2023年鄉村建設示范創建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據了解,平順村現有農房600余院,多為上世紀70、80年代修建的土木結構房屋,房屋老化嚴重。項目改造完成后,在百分之百原址安置的基礎上,還能提供大量的社區公共服務、養老服務、基礎教育等設施。
一路向北,走進長安鎮莊墩村田園新居,白墻灰瓦的房屋錯落有致,平坦寬敞的道路蜿蜒整齊,儼然一幅古色古韻的水墨畫卷。
“田園新居住宅修建86院,已入住32院,其余房屋5月底全部完工。下一步,我們將改造提升黨群服務中心,有效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長安鎮莊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飛龍告訴記者。
小鎮大改造,群眾都說好。近年來,甘州區聚焦打造形態美、生產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融合”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圍繞留住鄉風鄉韻鄉愁、保護古樹古井古屋,堅持一村一特色、百村百面貌,先后打造張肅公路、張民公路、張大公路和北部旅游大通道4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用三年時間建設了西遇·宿集、馬站田居等46個示范節點,建成甘浚、靖安2個整鄉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鄉鎮,持續推進“百村示范”建設,成功打造了20個省級、20個市級、60個區級鄉村建設示范村,形成了“示范帶—示范鄉鎮—示范村—示范節點”融為一體、互為支撐、相得益彰的示范體系,“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甘州已經成為現實。
同時,甘州區堅持把村容村貌改觀與經濟效益提升同步推進,通過對自然生態的審美重塑、鄉土景觀的綜合開發、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承、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大力發展農家餐飲、特色民宿、休閑采摘等多元業態,2022年鄉村旅游接待游客738萬人次。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步伐,推動實現基礎設施配套均等化、教育醫療資源均衡化、城鄉供排水一體化,讓鄉村振興的成果最大程度惠及農民群眾。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