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浙江多人確診熱射病 已有死亡病例!高溫之下 如何防治?

          2022-07-13 14:44:00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

          幾天,南方高溫堪稱天氣圈的“勞模”,每天兢兢業業沖擊40℃,電風扇都熱成了電吹風。截至12日20:30,全國57地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浙江、江蘇、四川、安徽等多地最高溫超過40℃。

          \

          中央氣象臺7月12日18時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預計7月13日白天,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四川東南部、重慶大部、云南東北部局地可達40℃以上。

          持續高溫,警惕“熱射病”

          持續的高溫不僅讓人體感不舒適,更容易引發疾病,嚴重者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據澎湃新聞報道,過去一周浙江持續高溫,記者從浙江多家醫院了解到,日連續有中暑患者送醫,多人確診熱射病并已有死亡病例。

          一名49歲的男患者6日下午被工友送來,他在車間工作時突然昏倒,入院時體溫40.7℃,已經休克。”麗水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生吳建榮告訴澎湃新聞,經檢查,患者多臟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彌散血管內凝血,經過31個小時搶救,于8日凌晨去世。

          據統計,麗水市中心醫院一周已接診3名熱射病患者,其中一名70歲女在家沒注意防暑,午睡時出現高熱、意識模糊,送醫時體溫達42.5℃,多臟器衰竭,目前仍在搶救。

          此前,話題#男子患熱射病多臟器受損像煮過一樣#也被廣泛關注,鄭州一名男子就因為中暑突然昏迷,被送到醫院的ICU病房搶救時,醫生監測他身體的核心溫度已經達到了42.3度,體內所有的臟器就像在水里“煮”過一樣,多臟器出現受損,最終醫生診斷其為熱射病,也就是重度中暑。

          熱射病怎么防?怎么治?

          熱射病即重度中暑,表現為:高熱(直腸溫度≥41℃)、皮膚干燥(早期可以濕潤),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周圍循環衰竭或休克。此外,勞力者更易發生橫紋肌溶解、急腎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極高。

          高溫天戶外活動切記這幾點:

          如果需要在戶外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建議:

          準備好防暑必需品

          備好防曬用具,如涂防曬霜,戴寬檐帽、充足的水;穿寬松透氣淺色服裝,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

          科學補充水分

          少量多次飲水,可每隔15~20分鐘補水200毫升,水溫不宜過高。大量出汗,要額外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也可適當飲用糖水或運動飲料。

          注意散熱

          可以用冰毛巾擦身體或是風扇進行物理降溫。炎熱難擋時可用涼水沖手腕,每隔幾小時把手腕放在自來水龍頭下沖5秒,有助降低血液溫度。

          中暑了千萬記住5點,能救命:

          中暑了,千萬不要不當回事,一旦出現嚴重中暑,一定按照下面5點做,能救命!

          1.首先,停止活動并在涼爽、通風的環境中休息。

          2.其次,脫去多余的或者緊身的衣服,給患者降溫。

          3.最好趕緊物理降溫(用濕的涼毛巾放置于患者的頭部和軀干部以降溫,或將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頸側和腹股溝處)

          4.嚴重者肌肉會因熱射病發生不自主的抽搐。發生這種情況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東西,不要去刻意束縛其抽搐的肢體,可用軟物(床墊等)墊在病人身下。如果發生嘔吐,請將患者頭偏向一側以確保其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

          5.無論癥狀輕重,必須及時就醫!

          編輯:qysb005

          標簽: 浙江多人確診熱射病 熱射病如何防治 熱射病死亡病例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