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男子替朋友出氣在微信群辱罵他人被拘留10日 辱罵時間長達5分鐘

          2022-08-11 10:58:09    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    作者:

          微信群組本是為了群體交流和溝通提供便利的信息化工具,但隨之而來的是微信群所引發的侵權案件糾紛日益增多。在微信群隨意罵人,有可能構成侵權行為。

          \

          據白鹿視頻報道稱,近日,吉林白城一男子韓某為替朋友出氣,在微信群里辱罵同村居民,辱罵時間長達5分鐘,語言粗糙,氣焰囂張。同村居民認為韓某此舉給自己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隨即報警。

          接警后,派出所民警立即展開調查,及時固定證據,并依法將韓某傳喚到派出所。韓某對其在微信群內辱罵他人的行為供認不諱。目前,韓某因故意辱罵他人被依法行政拘留10日,并處罰款300元。

          對此專家表示,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大家可以隨時隨地分享自己的心情和觀點,但也容易造成一些網友一時沖動就發表不當言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所以,大家在網絡中實施相關行為,發表言論時,一定要有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

          相關律師也重申,大家不要為了一時泄憤,在微信群發表侵害他人名譽的不當言論,即便罵了別人,嘴上占了便宜,但是侵犯了他人名譽權,也有可能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規定:“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之前廣州互聯網法院的兩起案例引發關注。一起是微信群主對群成員在微信群里辱罵他人置之不理,對被辱罵者求助也無動于衷,被法院以“慢作為”“不作為”為由判決承擔責任。另一宗是微信群成員罵人后,群主及時勸阻,在勸阻無效后解散微信群,法院對此判定群主不承擔責任。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依據法律法規、用戶協議和平臺公約,規范群組網絡行為和信息發布,構建文明有序的網絡群體空間。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一共有“九不準”,其中一條就是“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很多網友對判決中的“慢作為”“不作為”產生疑惑。廣州互聯網法院綜合審判一庭法官李朋解釋,“慢作為”是指群主反應不及時,“不作為”是指群主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在該案例審理之后,很多網友表示“恐慌”,不明白為什么群主要承擔責任。專家表示,群主作為討論平臺的建立者,具有維持討論秩序和言論秩序的義務。群主對于群聊中的違法或不良信息,應盡到“注意義務”和“管理義務”。“你只要盡到義務了,也不用擔心有什么過多的責任。”在這兩起案例中,不僅是互聯網群組問題,還涉及到工作群的管理。所以對于建群的物業公司來說,具有雙重管理義務。

          編輯:qysb005

          標簽: 男子微信群辱罵他人被拘留10日 辱罵時間長達5分鐘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