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今年不分紅卻投入190億理財 董明珠的企業理財“算盤”怎么看?
在董小姐的決心和魄力下,格力的2018再起航之路顯得非比尋常,率出奇招,令人想前往一探究竟。上月底,格力電器年報發布之際,其董事長董明珠突然公開宣布格力今年不分紅,這是格力11年來首次宣布不分紅,旗下股民一片嘩然。
令股民們痛心疾首的是,這次發布的年報是格力史上表現最佳的一次。2017年,格力電器年營收1482億,同比增長37%;凈利潤224.02億,同比增長45%,基本每股收益為3.72元,創出歷史新高。
那么,是什么讓董明珠不惜拒絕分紅得罪股民呢?就在年報公布后的第二天,格力電器甩出了一份擬使用自有閑置資金理財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在不影響正常經營及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格力將使用自有閑置資金進行投資理財,以提升資金使用效率,提高資金收益,其中投資理財業務余額最高達190億元(占其年凈利潤的八成以上),授權期限從今年5月1日到明年5月1日。
事實上,董小姐偏愛企業理財不無道理,恰恰彰顯了近兩年上市企業理財熱潮背后的三大推動力。首先,就如格力在其公告中所強調的,公司使用自有閑置資金進行投資理財,有利于調劑資金流動性,降低財務成本,并取得一定的投資收益,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一致利益。
其次,對于絕大多數上市企業來說,企業理財是比投資再生產為更安全穩定的選擇。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利用資金盲目再投資生產反而增加了企業不可預知的風險,還不如把資金投向理財渠道,獲取穩健的投資收益率。
此外,企業閑置資金如果通過企業理財可進一步轉化成現金流,使其在面臨突發情況時能夠有足夠的回旋余地,反之閑置過久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無形浪費。
但對于企業主而言,僅僅知道要把閑置資金用于理財還不足夠,想要達到保值增值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如何為企業自身量身打造一個契合的理財產品。以小贏企業理財為例,首先要對需求企業進行研究,針對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做具體的產品設計,包括根據企業的實際資金流情況進行理財周期的制定、根據企業需求靈活定制期限的專屬投資等等,靈活定制。
不過,一旦企業開始選擇小贏企業理財,回報就會顯得穩健而又迅速。從安全性來看,
企業投入小贏理財后,不僅可以收到對投資本息保障的保單,而且如果底層資產發生逾期,小贏理財會立刻觸發理賠流程,在兩個工作日之內通過系統自動賠付。目前這一套應對機制在小贏企業理財穩定運行了三年多的時間,歷史從未出現未賠付的情況。。
從收益性來看,小贏企業理財非常“接地氣”,在當下銀行企業理財至少一千萬元的投資門檻下,小贏企業理財只需10萬元就可以起投,當日計息,而且理財項目到期兩個工作日內資金本息就可回款到賬。去年上市企業耀萊集團已經認購小贏企業理財總金額為1億元的若干P2P融資組合。
“目前小贏企業理財已經憑借在風控,服務體驗上優勢成功為大量企業客戶提供了服務,未來小贏會通過更加深層次和多方位的服務更好的助力企業發展。”小贏企業理財負責人盧巧環表示。去年12月12日,小贏企業理財被《中國企業報》評為“中小企業最滿意新金融機構”。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