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世界博物館日,守護動物“活化石”,動物科普保育的“長隆力量”

          2022-05-18 12:25:55    來源:晶報網    作者:

          5月18日是第46個世界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的力量”。科普與實踐是博物館承載的重要作用,作為大型“動物博物館”,長隆在野生動物科普和保育方面不斷下功夫,并將動物保育工作常態化,努力實現人與動物和諧共處。

          長隆集團旗下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為大小朋友提供了一個近距離觀賞、學習、接觸野生動物的機會。進入長隆,就像踏進了自然的野生博物館,到訪游客在此體會到長隆對人與動物的關懷、保育與守護。

          \

          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孩子們的科普樂園

          “看野生動物,去長隆啊!”每每到了夏日出游季,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里會迎來一批又一批小朋友,炎熱的天氣依舊擋不住家長與孩子們對動物們的好奇和熱情。

          園區棲息著超過500種2萬余只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品相豐富。為了使動物們最大程度上感受到原始家的氛圍,長隆園區內盡量模擬出動物的原生生活環境,散養的動物有廣闊的活動空間,不同品種的動物也根據各自的習打造了接近原生態的棲息場所,就像一個天然大型的“野生動物博物館”。

          \

          在這里玩上一天,不僅能近距離觀賞各種動物憨態萌趣,還有園區內科普,隨時隨地增長知識和見聞。家住廣州海珠區的劉小姐表示:“每年都會抽空帶孩子來看動物,孩子喜歡,做家長的也認為這是不錯的自然科普課堂,孩子玩到了也學到了,一舉兩得。”她還提到,很慶幸在廣州市郊就有這樣大型的動物世界。這樣即便父母時工作忙,也不會缺席孩子的童年教育與陪伴,偶爾抽個周末的時間,帶孩子長長見識,豐富一下課余生活和社會實踐,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遇上假期,還有不少來自外省市的旅客,長隆已經成了他們來穗必打卡的景點之一。“我們是從東莞自駕過來玩的,小孩看到很多珍稀動物,還問我以后能不能再來。”趁著五一假期到訪的李先生表示,讓孩子多學習動物知識很有意義,尤其是一些瀕危動物的欣賞和科普方面,“真實地看到了才更有體會”。

          關愛珍稀動物,長隆保育員的日常

          盡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但長隆一直在為野生動物研究與保育貢獻力量,打造出貼近大自然原生態的“野生動物戶外博物館”,這背后的運營和努力可不簡單。

          因為能貼身與可愛動物接觸而備受羨慕的動物保育員,在長隆有很多。在外人看來輕松有趣的工作,實則嚴謹又繁瑣。24小時全天候的看護和養育,定期定時的體檢和監測,動物保育員就像動物們的人類媽媽。

          \

          多年來,長隆保育團隊在珍稀動物產子和保育方面不斷堅守和提升。孟加拉虎、白虎、白鯨等珍稀動物產幼崽,為動物母親制作營養豐富的“月子餐”,時刻關注新生兒的起居飲食和精神狀態。

          除此之外,長隆還保育了包括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在內的國內最大犀牛種群,且每年種群數量都有增長,為保存物種基因做出了重大努力,也為世界瀕危物種的基因保存提供重要的支持。

          守護動物資源庫,不可小覷的“長隆力量”

          “全球唯一存活的大熊貓三胞胎萌萌、帥帥、酷酷”,繁育至第七代的澳洲以外最大考拉種群,馬來西亞國寶黃猩猩、泰國國寶亞洲象、洪都拉斯國寶食蟻獸、科特迪瓦國寶倭河馬等等,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完全是大型動物資源庫,園區的保育工作也一直走在前列。

          \

          作為“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長隆長期致力于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每年舉辦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野生動物宣傳月等大型主題活動,開展自然教育與野生動植物知識進校園活動,形成了園內園外互補的科普宣教體系。

          長隆也曾多次運用鯨豚類動物保育經驗,聯合地方保護機構救助擱淺動物,為我國鯨豚類動物救護做出貢獻。

          據了解,長隆會繼續依托園區豐富資源開展科普宣傳與教育活動,加大對野生動植物科研項目的投入,加深與動植物保護機構的合作,繼續發揮其“動物博物館”的優勢,提升社會各界對野生動物保育的重視,擴大社會影響,為廣東省生物多樣保護貢獻出“長隆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