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在行動,守護好“食”光】落實包保工作、構建溯源體系,佛山順德區探索食品安全治理的“順德樣本”
【食安在行動,守護好“食”光】專欄,通過記者實地走訪,記錄廣東各地區市場監管部門在食品安全“守、查、保”專項行動中的工作細節,并結合當地食品安全監管實際,突出“一城一特色,一地一亮點”,積極展現各地區監管部門在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方面付出的努力,宣傳食品安全成效做法、先進典型以及行業自律、誠信建設典型經驗。
1月17日,跟隨佛山市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的腳步,記者實地走訪了當地農貿市場、網紅餐飲街等重點場所,從市場監管人員的工作日常了解當地食品安全監管現狀。
據佛山市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陽芳介紹,順德區深入推進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不斷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方式與治理模式,在高質量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順德經驗”與“順德樣本”。
01.“守查保”檢查覆蓋率達100%
據了解,順德將“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納入2022年度食品安全考核,配置食品安全監管骨干力量,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同步推進,聚焦民生熱點問題有序開展各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切實落實臺賬資料填報工作。
截至2022年年底,順德共計檢查相關經營主體35794戶次,檢查覆蓋率100%,發現風險問題數2050個,完成處置比例100%,同時推出多項在全市領先的工作舉措,行動成效顯著。
一是加強培訓,督促經營單位主動履行食品安全管理主體責任。
2022年順德已有1.3萬家餐飲服務單位完成培訓考核,完成數量在佛山全市五區排名第一。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嚴厲執法與宣傳普法并重,案例曝光宣傳內容閱讀量過千萬。
2022年順德食品藥品方面立案1073宗,數量比往年大幅增長,并在全市率先查處多宗食品非法添加“金銀箔粉”案件。
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絡新媒體、報紙、電視等渠道向社會曝光“守查保”行動典型案例,上述“金銀箔粉”案件在媒體渠道閱讀量超千萬,取得了良好的普法宣傳效果和社會反響。
三是首創試點“紅黃牌”警示管理,“亮牌”倒逼學校提升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順德大良市場監管所在全市首創《校園食品安全“紅黃牌”警示管理辦法》,督促轄區各類學校、托幼機構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2022年,大良街道共對轄區5家學校“亮黃牌”,以警示倒逼各類學校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順德區食安辦向全區各鎮街推廣“紅黃牌”警示管理模式,與教育部門緊密聯動,形成校園食品安全齊抓共管的局面。
02.探索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順德路徑”
“請您出示一下營業執照以及今天的肉類產品采買憑證”“這些產品的采購地是哪里,是否已經經過消殺抽檢”……在順德大良街道金水市集,市場監管人員對這里的商戶進行日常詢問檢查。而這一市場也是經過升級改造的農貿市場之一。
據陳陽芳介紹,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入選順德區2022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截至2022年年底,順德全區在營184個農貿市場中,已有113個完成改造,27個正在施工或已制定升級改造方案,41個達成改造意向,完成改造市場數量在全市領先。
順德實施的主要措施
一是標準引領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規范化,探索出市場升級改造的多種“順德路徑”。組建順德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專班,出臺《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規范化實施指南》以標準化指導市場開辦方進行升級改造,在制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方案過程中充分考慮每個市場的建設和運營特點,“一場一策”形成差異特色,形成了“舊改重建”型、“翻新優化”型、“提級升檔”型等多種升級改造模式,可為其他地區的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提供重要借鑒。
二是出臺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獎勵辦法,專設1.5億元獎勵資金。截至2022年年底,順德全區已有51個市場順利通過自主申報、技術機構現場評審、社會公示等程序,成功獲得獎勵資金約814萬元,為引導和支持農貿市場穩步推進改造工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三是建立農貿市場“紅黑榜”,通過輿論倒逼市場開辦方提高管理水平。順德區專班每季度評選出“優秀”和“落后”農貿市場名單并向社會公布,起到獎先懲后的效果。
陳陽芳表示,目前順德成功升級改造的農貿市場檔位布局科學,購物環境舒適,購物體驗便利,同時對重點食用農產品、食品開展全過程溯源管理,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舒心又放心。
03.“兩早兩快”落實“兩個責任”
自上級部署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兩個責任”工作(以下簡稱“食品安全包保工作”)以來,順德區通過“早動員、快部署、早培訓、快督導”等“兩早兩快”措施,全面推進食品安全包保工作落地落實。
一是早動員,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在全國食品安全辦主任會議召開之后,順德區食安辦第一時間向順德區領導報告會議精神,組織各鎮街召開動員部署會議,傳達上級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
同時從登記許可系統梳理全區獲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大名單,提前發送至各鎮街進行摸底排查,做好包保工作前期準備。
二是快部署,統一標準穩步推進。
2022年10月份、11月份,順德先后兩次組織各鎮街召開座談,統一思想,并制定符合該區實際的相關工作措施。
同時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提前對各鎮街報送數據的格式進行明確和指導,最后順德區在全市率先完成數據報送,共上報各級主體33416家,納入包保干部共1656人,并在全市率先通過數據校驗。
三是早培訓,明確任務共抓落實。
順德及時建立“四聯互通”工作機制,2022年12月上旬即組織各鎮街、各單位聯絡員開展培訓會議,對簽訂承諾書、開展督導等工作細節進行明確,同時對各鎮街落實C級、D級包保工作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截至2022年12月13日已全部完成26名B級包保干部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的簽訂,并組織89家A級、260家B級包保主體完成了企業主體責任承諾書的簽訂任務。
四是快督導,以上率下全面推進。
2022年12月13日,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劉智勇率先開展包保主體現場督導檢查,現場檢查了企業的食品安全現狀,聽取企業負責人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情況匯報,并對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工作要求。
截至2022年12月30日,已通過多種形式完成區級包保主體督導檢查全覆蓋,這也充分體現了順德各級包保干部落實包保工作、保障食品安全的決心和力度。
04.構建重點食用農產品、食品溯源管理體系
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以及人民群眾不斷變化的新需求,也為市場監管部門的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年3月,順德區市場監管局制定印發了《用新發展理念武裝頭腦 夯實基礎 堅守食品安全底線 高水平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將落實高質量發展監管理念貫穿在食品生產、銷售、餐飲各環節,延伸至農貿市場重點產品環節的監管全鏈條、全過程、全閉環,持續推進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立與“世界美食之都”品牌地位相適應的食品安全保障機制,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高水平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順德區作為試點地區開展重點品種食用農產品溯源管理試點工作,依托信息化手段構建重要農產品、食品安全全過程溯源體系。截至2022年年底,順德區184家農貿市場中已有116家農貿市場,245家食品生產企業,159家學校食堂,實現生豬肉品、水產品、燒臘熟食、濕米粉、蔬菜、豆制品等重要農產品、食品溯源管理。全區共實現溯源產品5969個,錄入溯源信息580935批次,為消費者提供查詢信息322825批次,初步實現了食品安全“正向追蹤、反向溯源、公眾查詢”三大功能,市民食品安全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大提升。
“順德通過溯源串聯全過程的食品安全,在運用社會治理手段夯實食品安全體系的基礎上,以標準化引導食品行業新興領域規范化發展,立足職能銳意創新促進地區食品行業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陳陽芳最后指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