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超充時代,認識超充

             來源:國家能源網    時間:2024-03-05 09:33:43

          2024年被譽為中國超級充電樁(以下簡稱“超充”)發展的元年。

          國家大力支持基礎充電設施建設的同時,各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動超充的建設。廣州于2022年提出要建設“超充之都”,海南于2023年3月提出打造“超充之島,深圳于2023年6月提出建設“超充之城”……

          “超充時代”已經來臨,那么,什么是超充?超充的適用場景、發展趨勢以及局限都有哪些呢?為此,筆者走訪深圳驛普樂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EN+科技“),并與公司高級產品經理張正軍先生進行探討。

          所謂“超充”,目前市場上尚未有官方的統一定義。從衡量標準來說,行業內是根據充電功率的大小不同劃分,一般對50kW及以下充電功率稱為慢充樁,50-150kW為快充樁,150kW以上為超充樁;還有將150-350kW稱為一級超充、350kW以上稱為二級超充的細化區分。那么,目前EN+科技目前對外銷售的產品,已經包括從240kW到480kW的超充產品;480kW的超充,也是近兩年行業展會中備受關注的產品,張經理介紹到。

          超級充電樁,一般是分體式充電樁,即由一個主機柜搭配多個充電終端組成。如EN+ DC480kW的分體式充電樁,產品是由一個功率主柜配最多12個充電終端,這樣的超充產品既可以滿足1臺車最大480kW快速補電的要求,又可以同時滿足多達12臺車的40kW功率的補電需求,這樣的產品形態決定了其比一般的一體式快充樁有這個更好的應用場景,這也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新建的場站選擇超充分體樁的原因。

          圖片 1.png

          圖:EN+科技展會期間的480kW分體式充電樁

          對于超充產品的發展及市場普及,政策驅動、電池技術發展、用戶需求是必然要考慮的三個要素。

          首先,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服務的支持,是超充產品應用推廣的重要動力之一。

          以深圳為例,深圳一直為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及充電樁保有量排名全國前列的城市。2023年12月,深圳陸續發布《深圳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專項規劃》、《深圳市新能源汽車超充設施專項規劃(2023—2025年)》等相關政策來推動超充的落地,截至2023年底,已經建成161座超充場站。根據規劃,深圳力求在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到2025年,將建設300個超充站,實現超充站和加油站數量比達到1∶1,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城市發展的決心、政府的政策推動力,直接決定了結果。目前,國內公共充電樁安裝量排名靠前區域,包括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上海市、湖北省和北京市等,其中超充作為直流樁的細分領域,亦有強重疊性。

          第二,是電池技術的發展,即有多少車的電池可以接受超充的服務,滿足客戶充電需求。

          EN+科技張經理介紹到,目前國內電動乘用車電池在800V以上車型相對數量還較少,但是已有很多電車主機廠做好了提前的布局,包括推出相應的車型以及布局超充場站,如特斯拉、理想、極氪能源、廣汽能源、小鵬、蔚來等。他們已經成為中國充電場站運營陣容中的又一重要陣營。

          第三,是用戶需求,即有多少用戶愿意為“超充”買單。

          這也是EN+科技在面對客戶咨詢時重點提示客戶的要素。超充機器本身的高成本+快速充電體驗,必然導致其充電費用高于一般快充樁和慢充樁。目前,國內超充的主要用戶,客戶畫像具有高端電車車主(更關注充電體驗)、快速充電需求(應急需求)、聚焦經濟發達城市(城市整體經濟能力較強)等特征。因此,所謂的超充布局,在全市場來看,是與慢充和快充搭配一定比例和適配性,而非單一產品的全面普及。

          那么對于超充的落地應用中的受限因素,EN+科技張經理介紹到,電網的容量、投建成本、建站位置以及受眾人群這些都是需要謹慎考慮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