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BYD是什么意思(比亞迪byd英文含義意思是什么)

          2022-12-22 10:58:24    來源:魅力城市網    作者:

          每個汽車品牌都有其專屬名稱及車標,這不僅僅是品牌之間的區別,更重要的是這背后蘊藏著其獨特的歷史及文化。世界上知名的汽車企業,要么是創始人名字,要么就是對未來的一種愿望,比如說勞斯萊斯,就是羅爾斯和羅伊斯的名字組合而成,奔馳就是卡爾本茨的名字,還有林肯就是以美國總統的名字命名,還有豐田、本田,國內的理想、小鵬,都是創始人的名字。有的是以對企業今后發展的美好愿景取名,像大眾汽車,就是為了老百姓打造汽車成立的企業。國內的吉利汽車,蔚來汽車,也都有對生活的美好祝愿。 那么比亞迪汽車,這個看上去很洋氣的名字,它的背后,有什么含義呢?本篇文章,就給大家,分享比亞迪的故事。

          \

          比亞迪的業務超乎你的想象!

          如今的比亞迪,遠不止造車企業這么簡單。我們用的華為手機,聯想電腦,路上行駛的新能源大巴,甚至是路邊的太能能電池板,都是比亞迪生產的。并且比亞迪已經在全球設立了30多個工業園,實現了全球化布局,雖然在中國人看來,它只是一個自主汽車品牌,但是在外國人看來,比亞迪是一個了不起的國際巨頭!

          比亞迪的名字居然這么隨便?

          比亞迪發展的蒸蒸日上,越來越多的人乘興而來。對于“比亞迪”這一名字的討論更是屢見不鮮。那么,“比亞迪”為何叫做“比亞迪”呢? “比亞迪”要改名字嗎?如果我們在 *** 搜索“比亞迪改名字”這一關鍵詞,會發現很多不同的想法,其中一個觀點便是“如果改名字,比亞迪會更好。”

          在某視頻節目中,俞敏洪向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提問,比亞迪公司成立之初,為何選用了“比亞迪”這個在中文里面沒有明確釋義的品牌名呢?對此,王傳福沒有過多顧慮,直言道:“深圳的企業很多,起兩個字的名字的話不容易通過,于是又想起五個字的名字,最后一查全都有了,那就只能取三個字。” “‘比亞迪’這種名字就比較怪,但是比較怪也有好處,就是容易通過。”比亞迪在當時并沒有明確的意義,就是為了容易通過企業名稱的注冊。此外,王傳福還表示,“當時創業艱難,能不能活下去還不知道,先成立下來通過注冊再說。”

          Build Your Dreams竟成意外收獲?

          在其成立之初,“比亞迪”三個字并沒有實際的意義,只是為了能夠注冊下來。隨著企業的發展,品牌需要包裝,于是采用比亞迪的拼音縮寫“BYD”, 正好是“Build Your Dreams”(成就夢想)的英文縮寫。此外,在俞敏洪對王傳福的采訪中,提及“beyond”這一英文單詞,王傳福表示“beyond”也曾納入考慮,俞敏洪認為該單詞和比亞迪特別配合,因為其發音差不讀,而且“beyond”有超越一切的意思。但最終BYD(“Build Your Dreams”)更符合企業的口號及價值觀,畢竟在成立之初,企業需要先沉淀下來,并不知道能否存活的下去。并且,成就夢想,也與現在習主席提出的“中國夢”相得益彰,讓比亞迪的品牌含義,更有了不一樣的深層含義。

          “比亞迪”給自己帶來了哪些煩惱?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日發生 *** 爭端時,“BYD”被網友戲稱為“保魚島”。 2008年,BYD一度被人聯系到中國人的粗話。不少人認為“比亞迪”這三個字影響了其銷量。由于大家喜聞樂見的諧音梗,比亞迪這一名字也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再加上早年間,比亞迪是主要是生產廉價車型,并且比亞迪在發展初期是依靠模仿起家的。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比亞迪F3這款車,它的車頭是模仿了豐田花冠,車尾是模仿了本田飛度三廂版。所以這也讓比亞迪的品牌形象,在發展的早期并不怎么好。

          比亞迪如何在名字上體現中國傳統文化?

          比亞迪的品牌名稱是隨便取的,但是比亞迪的車型命名,就謹慎多了。如今再說到比亞迪的時候,大家肯定能想到的是 秦,漢,唐,宋這些熱銷車型。沒錯,比亞迪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朝代,融入了車型命名中,在諸多自主品牌 崇洋 *** 取外國名的時候,比亞迪選擇了回歸傳統,用中國人最熟悉的元素給車命名,這體現了比亞迪作為中國企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

          2012年,比亞迪推出了之一款第二代DM混合動力總成的插電式混動車型“秦”--比亞迪用這個中國歷史上之一個封建王朝的國號命名,頗有氣勢,有一種開創一個時代的感覺。秦之后,比亞迪又陸續推出唐、宋、元等車型。王朝系列車型,成為了比亞迪重點打造的產品矩陣。而在王朝系列車型中,比亞迪使用了漢字的“秦”“唐”“宋”“元”開始做車標。這樣的改進無疑是對改標之聲的回應,市場反饋也頗為積極,很多人認為比亞迪的漢字車標有中國風,體現了文化自信。

          由此可見,比亞迪品牌也是自始至終秉持著謙遜之心,致力于汽車產業的發展。正所謂“大道至簡,知易行難”,“比亞迪”最初的起名實為言簡意賅了。顯而易見,對于這樣一個新時期的演化出的含義,比亞迪也很是滿意,“成就夢想”與其企業文化理念不謀而合。當前,“Build Your Dreams”字母標識,已經被用在了秦、唐、漢、宋等多款熱銷車型的尾部,成為比亞迪又一個閃亮的Logo“名片”。

          歷經三個階段的比亞迪車標演變

          車標是汽車最明顯的標志,也是汽車品牌形象傳播過程中使用最廣泛、出現頻率更高的元素。汽車標志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進而影響品牌的銷量。比亞迪的車標也曾廣受詬病,今天咱們就來談談比亞迪的車標演變。比亞迪的車標演變 經歷了三個階段,從2000年到2007年是一個階段,2007年到2021年是一個階段,從2021年之后是第三個階段。比亞迪現在最新的車標變得更加開放,并通過字母變形打開了BYD三個字母封閉空間,讓線條末端如同開放的觸點,以此希望比亞迪汽車能以更開放的姿態與用戶和伙伴彼此鏈接,共同創造汽車產品與服務的新業態。

          但車標豈能是說換就換,眾所周知,比亞迪一向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這一發展理念,當然更是一心一意搞發展,起初拒絕更換名字車標。不過隨著比亞迪的發展,比亞迪車標帶來負面沖擊愈來愈凸顯,甚至有消費者坦承,雖然對比亞迪汽車的配置、內飾、性能都頗為滿意,但就是接受不了每天對著方向盤上的那個標。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比亞迪在車標上開始重新做起文章。

          總結:名字其實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技術!

          大家熟悉比亞迪,或許是從股神巴菲特投資比亞迪開始的。現在不得不佩服巴菲特的眼光,股神的投資并非靠“猜”而是實打實地看到了比亞迪的技術實力,以及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

          如今的比亞迪,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之一品牌,2020年銷量達到179054輛,并且比亞迪還是中國之一個實現新能源汽車電池自給自足的企業。在眼下中美貿易爭端的影響下,我們的芯片產業被卡脖子,但是比亞迪卻能獨立生產芯片。

          從汽車,到電池,再到芯片,比亞迪再次驗證了坊間的一句流言,“除了擋風玻璃和輪胎之外,比亞迪都可以自己制造”。而這句話轉換為王傳福的語言則會變為,“一個能讓飛船上天的民族,怎能沒有民族汽車技術狂。”

          也許我們看不到未來的時空,但就當下來看,以比亞迪為主的自主品牌已經強勢崛起,這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好的產品,還有發自內心深處的家國自信。我們樂于看見有比亞迪這樣的民族品牌不忘初心,堅持以創新智慧和工匠精神打造更多“強大中國車”,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而不懈努力。展望未來,我們也相信中國汽車品牌必將在世界舞臺占據更重要角色,逐步實現中國由汽車大國向現代化汽車強國的跨越,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編輯:qysb005

          標簽: BYD是什么意思 比亞迪byd英文含義意思是什么 比亞迪byd英文含義 比亞迪汽車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