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天天微速訊:讓學生吃得安心,中山食品安全工作沒有天花板

          2022-07-10 09:43:53    來源:中山市場監管微信號    作者:   編輯:qysb005

          近日,中山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教育體育局召開全市校園食品安全暨飯堂監管工作推進會,通報了全市24家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38所將食堂閑置而從校外訂餐的學校走訪調查情況,并分別與全市23個鎮街簽訂校園食品安全責任書,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不給校園食品安全隱患留死角。

          讓學生吃得安心


          【資料圖】

          中山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沒有天花板

          一直以來,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開展校外配餐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針對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短板,通過“嚴查重處、建章立制、公開曝光、溯本清源”四重手段,有效推動學校集體用餐配送食品安全質量全面提升。

          一、嚴查重處,扎實開展校外供餐單位全覆蓋排查治理

          校外供餐是校園食品安全短板,是校園食品安全鏈條的關鍵環節。2022年春季學期,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教育體育局對全市24家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風險防患開展全覆蓋排查整治,涉及訂餐學校138家(含幼兒園4家),就餐師生116724人。

          檢查發現

          部分校外配餐單位存在超負荷供餐、超時限供餐、虛假標識餐食加工時間、加工過程不符合操作規范、食品檢測難以落實等問題。

          對“問題單位”開展全覆蓋“回頭查”,督促整改問題192宗;

          對問題嚴重的單位依法予以嚴查重處,其中責任約談6家、立案查處2家、停業整頓1家、取消學生餐食供應資質2家,嚴禁“帶病供餐”。

          二、建章立制,著力明確學校供餐準入條件和退出情形

          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山市學校集體用餐配送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學校供餐11項準入條件和5類退出情形。其中,將“互聯網+明廚亮灶”“風險保證金”納入準入條件,將發生食物中毒、存在連續違法行為的單位納入必須立即退出學生餐食配送市場范圍。

          提出食品“雙留樣”制度,建立配餐單位負責人陪餐機制,規定學校每日“互聯網+明廚亮灶”線上監督、每月家委現場檢查。

          強化指導,推動全市學校集體用餐單位落實“互聯網+明廚亮灶”、HACCP或ISO22000質量體系認證、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全覆蓋。

          三、公開曝光,積極推動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通過市食安辦向各鎮街政府發出《關于嚴防校外供餐食品安全風險的提醒函》,將檢查發現的問題及處置情況進行通報,督促各鎮街政府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高度警惕校外供餐風險,全面加強校外供餐單位監管,積極推動學校自辦食堂。對“問題單位”進行公開曝光,促進行業自律。

          開展“全民投票查餐廳”活動,對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開展直播檢查,由市民投票決定被檢單位,對得票前三名的單位同步開展突擊檢查并公開檢查結果,由市民評判整改成效,以社會共治推動校外配餐行業持續向好發展。

          四、溯本清源,有效遏制學校將學生餐食推向社會

          近年來,部分學校將具備供餐能力的學校食堂閑置或改作他用,學生餐食實行從配餐單位訂餐。為有效遏制學校將學生餐食推向社會的不良傾向,檢查組在開展校外配餐單位整治的同時,對全市有食堂但不加工學生餐食而從校外訂餐的38家學校進行全面走訪調查,涉及就餐師生38980人,督促有供餐能力或有條件改建擴建新建學校食堂的學校自辦學校食堂。

          與市教育體育局緊密配合,齊抓共管,召開全市校園食品安全工作暨飯堂監管工作推進會,推廣現有學校食堂優秀管理經驗,推動學校自建自辦食堂,打造中山學校食堂先進管理模式。在保障學生餐食供應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全覆蓋排查治理,督促校外配餐單位在今年暑期落實整改;秋季開學前,將繼續開展全面排查治理,對達不到配餐條件的單位,及時清理出學生餐食配送供餐市場,穩步提升學生餐食配送食品安全和營養質量。

          標簽: 食品安全 市教育體育局 檢查發現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