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觀速訊丨味精:辟謠跑斷腿

          2022-11-12 09:48:58    來源: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作者:
          味精曾經和食鹽、醬油一樣,是家庭烹飪必備的調味品之一,而近年來, 關于味精的爭議不絕于耳:“味精是化工合成產物,致癌!”“味精加熱之后有毒!”等。使得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都選擇少吃或者不吃味精。味精真如傳聞中那樣嗎?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專家團隊與您聊聊。

          味精是什么?化工合成產物?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味精》(GB 2720-2015)中規定:味精是以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玉米、糖蜜等糖質)為原料,經微生物(谷氨酸棒桿菌等)發酵、提取、中和、結晶、分離、干燥而制成的具有特殊鮮味的白色結晶或粉末狀調味品。

          從工藝上可知,味精并非化工合成產物,而是用糧食為原料經發酵提純制成,和米酒、陳醋的制造工藝類似,其自身是安全的物質。


          (資料圖片)

          味精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谷氨酸鈉是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增味劑。

          味精加熱后產生致癌物質?到底安不安全?

          人們認為“味精致癌”,主要是由于當時謠傳“味精加熱后產生的焦谷氨酸鈉,對人體有害”之類的說法。有研究表明,味精加熱至120℃以上并長時間保持,可能生成焦谷氨酸鈉,但這種物質并不致癌,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長時間高溫生成焦谷氨酸鈉只是會讓味精失去鮮味,影響提鮮效果,所以一些商品介紹里會提示“出鍋前再放味精”。

          味精VS雞精,哪個更好?

          在長期“味精不健康”的輿論誘導下,消費者們轉向“更為健康”的雞精,但實際上,作為復合調味品,雞精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味精(谷氨酸鈉),再添加了鹽、糖、核苷酸等食品添加劑,讓提鮮的效果更明顯。因此,不存在誰比誰更健康,消費者根據需求適量食用即可。

          味精的正確打開方式

          1.適量添加。味精鮮度高,少量添加即可達到提鮮效果。

          2.避免高溫。烹飪時最好在出鍋前加入味精,味精超過 120 ℃長時間加熱,會生成沒有鮮味的焦谷氨酸鈉,影響提鮮效果。

          3.平衡味精與鹽的攝入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推薦“清淡飲食,少吃高鹽食品,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5 g;常量營養素鈉離子的參考攝入量為1.5 g/天。而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含有鈉元素,含鈉量較高,消費者應根據自己口味調節食鹽和味精的添加量,避免過量攝入鈉離子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4.特殊人群慎食。腎病、高血壓等患者應盡量少吃或不吃味精。

          編輯:qysb005

          標簽: 焦谷氨酸 谷氨酸鈉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