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事通!關于冬季預防食源性疾病的提示
(資料圖)
冬季氣溫降低,食源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會相應降低,但某些致病微生物、有毒植物等食源性致病因素仍不容忽視。根據近幾年我國食源性疾病監測結果,針對冬季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特點,為保護群眾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特作出以下提示。
一、預防致病性微生物污染
雖然低溫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但是三明治、肉夾饃、漢堡等冷食類食品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儲存不當等原因仍容易受到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學校食堂應重點防范米飯和蛋炒飯因加工和儲存不當導致的蠟樣芽胞桿菌污染。這些食品的加工要把好“原料關、加工關、冷藏關”三關,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及生長繁殖。
二、預防自制藥膳藥酒中毒
我國民間有用烏頭、鉤吻等制備藥膳食品和泡制藥酒來治療風濕疼痛相關疾病的傳統。由于普通燉煮加工方式難以破壞這些有毒植物毒素的毒性,特別是烏頭堿易溶于酒精,藥膳藥酒一旦處理不當,極易導致中毒。應提高對烏頭、鉤吻等中毒危害的認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制備藥膳食品一定要在中藥師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制作,不買不喝來路不明或烏頭、鉤吻泡制的藥酒。
三、預防甲醇、亞硝酸鹽中毒
在我國偏遠農村地區和小餐館,由假酒或誤飲醇基燃料引起的甲醇中毒事件以及在醬鹵肉加工中違規使用亞硝酸鹽引起的中毒事件仍然時有發生。應加強對亞硝酸鹽和工業酒精的管理,嚴厲打擊違規使用亞硝酸鹽和使用工業酒精制售假酒的行為。同時,加強宣傳,火鍋店等相關行業及從業者提高防范意識,妥善保管醇基燃料,防止誤飲。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