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北海市場監管局通報“4個菜1500塊”調查處理情況;“58元燴菜沒肉事件”各方發聲;官方回應西安回民街6根面20元(2023年1月28日)
北海市場監管局通報“4個菜1500塊”調查處理情況
(資料圖片)
1月25日,有游客發布視頻并配文稱:在北海就餐消費時被宰“4個菜1500塊”。隨后,“游客爆料北海用餐4個菜1500元”的話題登陸熱搜,引發各方關注。1月27日,店家回應稱菜是明碼標價,且過年期間貨少,有漲價,否認讓司機拉客。1月28日,北海市場監管局發布調查處理情況表示,關注到該事件后,北海市組織執法人員開展調查處理。經查,該店海鮮池內的海鮮產品全部明碼標價,消費者所點的四道海鮮在點菜單上的價格與海鮮池標注價格一致。經與市內多家同檔次餐廳進行價格比對,該店定價基本符合春節期間海鮮餐飲消費價格;經與北海海產品市場當日價格比對,該店四類海鮮產品經加工、烹飪后的價格在合理區間。經調查,該店家存在支付出租車司機回扣招攬客人、未與消費者充分溝通即匆忙配菜下單、部分海鮮經烹飪后份量略少等問題。北海市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已責令該店家停業整頓、限期整改并立案處罰。(相關報道:北海市關于“4個菜1500塊”的調查處理情況)
“58元燴菜沒肉事件”各方發聲
近日,“游客稱58元一碗的燴菜內沒有肉”“58元燴菜沒肉爆料者稱被辱罵近崩潰”“市監部門調查游客稱58元燴菜沒肉”等相關話題上熱搜,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據悉,1月25日晚,在西安一家面館,河南游客鄭女士(化姓)及家人花費58元錢購買了一碗燴菜,上菜后發現碗內壓根沒有肉,只有大白菜和幾片胡蘿卜,像是一碗“白菜湯”。隨后,她隨手拍了視頻發布到網絡平臺,引發各方關注。1月27日上午,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執法人員已經到現場檢查,目前正在處理此事。1月27日下午,鄭女士表示,通過社交平臺發布自己的遭遇后,遭到部分網友私信辱罵,導致她的精神幾近崩潰。涉事面館老板則回應稱,店內燴菜都是按標準進行配料,并未宰客。
官方回應西安回民街6根面20元
1月26日,#官方回應西安回民街6根面20元#的話題登上熱搜。據悉,1月25日,一段游客投訴西安回民街某面館6根面賣20元的視頻引關注。1月26日,事發轄區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稱,面條確實分量不足,已督促面館整改,油潑面增加50%的分量,價格明碼標價,同時提升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工作人員表示,已找到當事游客,要求面館為其退款,也歡迎前來回民街消費的游客對商家的不規范行為投訴。
一份椒麻雞里有23塊雞屁股
1月25日,安徽亳州。任女士買了一份椒麻雞,拿回家發現全都是雞屁股,數了數大約有23塊。當時幾個菜同時買的,沒有注意制作過程。當天下午,任女士把這份椒麻雞拿回商家,老板態度很好,說是裝錯了,然后給重新換了一只雞,沒有加湯也沒有撕碎,就整只提回家了。
顧客曝快餐店成品橙汁兌水售賣
1月25日,湖南婁底。有顧客發現,一家快餐店用買成品橙汁兌水售賣。視頻中,店員往桶里加了半桶橙汁,再加了半桶水倒滿,地上還放著成品橙汁,網友表示都是科技與狠活。對此,該店店員表示將會調查核實處理。
老鼠趴在超市散裝蠶豆上抱著豆啃食
1月25日,安徽亳州,網曝某超市,老鼠在散裝蠶豆區和花生米區踩踏偷吃。1月26日,據該店工作人員表示,確有此事,公司目前已經收起散裝食品,公司會找專業的滅鼠公司處理,目前門店已經暫停營業。
“男子稱餐廳點海鮮 蔥姜費占菜價60%”上熱搜
1月26日,“男子稱餐廳點海鮮蔥姜費占菜價60%”的話題登上熱搜。近日,網友李先生反映,在寧夏銀川一餐廳與朋友聚餐,點一份蟶子117元,另收單價為12元的3份蔥姜費計36元,蔥姜費相當于菜價30%;另一份花蛤66元,另收3.3份蔥姜費計39.6元,蔥姜費相當于菜價60%。對此,1月26日,涉事餐廳回應稱,結賬單上的“蔥姜”其實不是蔥姜佐料費,而是海鮮的加工費,“蔥姜”指的是海鮮的做法,該店的海鮮加工費也是按斤數算,該顧客選擇的做法是每斤12元。工作人員還表示,海鮮的食材費和加工費分開單獨算是銀川當地海鮮餐廳常見的一種收費方式,店里的加工費標準也是當地市場的標準差不多,在店里也都是明碼標價的。
三亞游客稱500元海鮮花400多加工費
2023年春節,三亞成了旅行過年的熱點城市。然后,有游客吐槽處處是“海鮮殺手”——6只皮皮蝦700多元,一只石斑魚1000元,菜市場買的500元海鮮,被強行帶去加工,加工費就要430。
三亞市海鮮餐飲協會發出倡議
1月27日,三亞市海鮮餐飲協會發出倡議,請各餐飲商家和海鮮供貨商保存好供貨和采購憑證,協會將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對供貨及采購環節的海產品等價格進行檢查。請三亞市海鮮餐飲星級商家、海鮮餐飲高質量服務餐廳、大型餐飲企業等標桿餐飲企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除政府實行限價的78種常規海產品外,其他各類海產品要合理計算成本,控制加價率,建議各餐飲商家針對各類珍稀海產品平均加價率控制在50%以內,以“公平公正 足斤足兩”的經營理念,用實際行動為全國游客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相關報道:三亞市海鮮餐飲協會致三亞市各餐飲企業、各海鮮供貨商倡議書)
【盤點】2022年我國食品被國外召回典型案例
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產者按照規定程序,對于問題食品采取換貨、退貨、補充或修正消費說明等方式,及時消除或減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動。2022年,美國、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發布了針對我國食品的召回通報,召回原因包括漏標過敏原、農藥殘留超標、檢出致病菌等。其中,多數為漏標過敏原問題。針對2022年我國食品在國外被召回的情況,食品伙伴網進行了盤點,整理出了一些典型案例。 (相關報道:【盤點】2022年我國食品被國外召回典型案例)
編輯:qysb005